[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及其中药外用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58686.6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许勤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勤峰 |
主分类号: | A61M13/00 | 分类号: | A61M13/00;A61M31/00;A61K36/898;A61K9/14;A61P11/02;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鼻道 息肉 专用 及其 中药 外用 制剂 | ||
1.一种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柄、用于容纳粉末状药物的喷头、一端部与喷头连接的软管、与软管另一端部连接的气囊,软管内设置有导气管,导气管一端连通喷头、另一端连通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手持柄内部,手持柄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气囊内部空间大小的开关按钮,所述软管具有曲度,软管可拆卸式套装在喷头上,喷头上设有一中空轴通道和与中空轴通道连通的多个细小通道,所述中空轴通道的一端部设有用于套装软管的圆台型中空凸起,中空轴通道的另一端部为封口结构;所述中空轴通道内设有用于盛放粉末状药物的薄膜袋,所述导气管与喷头连接的端部设有用于刺破薄膜袋的尖刺,所述尖刺倾斜设置且其尖顶指向导气管轴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袋中设置有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中药外用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组成:白芨15~30份、煅牡蛎18~23份、藕粉10~15份、甘草5~8份、制首乌5~8份、天花粉8~16份、丹参20~26份、莲房12~16份、白芷5~10份、细辛7~13份、黄芩10~15份,经过处理后,将全部原料组分分别制成粉状,然后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中药外用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轴通道的轴线与喷头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中空轴通道和细小通道均为直筒型通道,细小通道的轴线与中空轴通道的轴线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柄为贴合人手形状的圆柱形,手持柄上设有用于安装开关按钮的开窗,开关按钮是截面为椭圆形的柱体,开关按钮接近上底面的侧壁上设有凹槽,开窗上设有用于卡挡开关按钮的凹槽以防止开关旋钮弹出开窗且外形与凹槽相啮合的凸起;所述气囊上设有凹坑,该凹坑位于开窗正下方,凹坑的形状与开关按钮下表面及侧壁完全贴合,气囊上凹坑处的气囊壁厚度与非凹坑处的气囊壁厚度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外用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白芨22份、煅牡蛎20份、藕粉12份、甘草6份、制首乌6份、天花粉12份、丹参23份、莲房14份、白芷7份、细辛10份、黄芩12份,经过处理后,将全部原料组分分别制成粉状,然后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中药外用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首乌使用鲜橙皮榨汁按照首乌质量的30%加入陶罐中,炖至汁液吸尽,晾干,然后再按照首乌质量30%加入质量浓度为65%的乙醇炖至汁液吸尽,然后置于烈日下暴晒至含水率低于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中鼻道息肉的专用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芨使用米醋减压至0.8个标准大气压煮沸10-15min,然后晾干至含水率低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勤峰,未经许勤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6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呼吸机及其管路脱落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全型袋式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