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管网污泥一体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8951.0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6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许童;邬昭平;李游;张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高建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管网 污泥 一体化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水管网污泥一体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每年汛期,由于排水管网污泥淤积影响排水畅通,天下暴雨后,越来越多的城市都会出现因城市排水管网污泥淤积所致的路面严重积水,严重的甚至导致该路段的交通中断,严重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生产。因此地下排水管网需要定期清理,常规圆形排水管道有专用维护设备,箱涵的清淤则普遍采用人工清淤的方式进行,然而人工清淤需要截流、排水、排气,同时效率低下,最主要的是不安全。此外,收集到的淤泥往往大量含水,不便于输运和后续处置,也往往达不到现行环保法规对此所作的相关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管网污泥一体化处理方法,能够实现污泥挖掘及泥水分离一体化处理,操作人员在地面进行清淤操作,取代人工下井,提高作业效率,安全可靠;同时在施工现场对收集到的淤泥进行泥水分离、固化处理。整个淤泥处理过程安全高效、简单可靠,满足相关环保法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排水管网污泥一体化处理方法,包括污泥挖掘步骤及泥水分离步骤;
所述污泥挖掘步骤包括:污泥初步清理步骤、污泥深度清理步骤、过厚污泥清理步骤、大块石头或障碍物的清理步骤,
所述泥水分离步骤包括:初次搅拌步骤、再次搅拌步骤、螺旋输送步骤;
其中污泥初步清理步骤:先将排水管网清淤机器人放入箱涵中,操纵地面控制箱启动电机,操作液压阀组手柄使摆臂油缸缩进,摆臂向下摆动;操作液压阀组手柄使铲斗油缸缩进,使得铲斗调整到搅拌轴上部,而搅拌轴朝下;操作液压阀组手柄使得搅拌马达开始工作,搅拌马达带动链轮一,链轮一带动链轮二使得搅拌轴开始转动,固定安装在搅拌轴上的左旋、右旋叶片转动,叶片搅散污泥至铲斗下部的管接头,污泥通过管接头再经过软管挤送至污泥泵,污泥泵将污泥增压并通过污泥管输送至路面。
其中污泥深度清理步骤:完成污泥初步清理步骤后,污泥逐渐被清理直至搅拌轴的叶片贴近箱涵底部进行污泥深度清理步骤,查看地面控制箱上显示屏履带倾斜角度,当履带倾斜角接近零度,履带行驶至箱涵底部,进一步缩进摆臂油缸以及铲斗油缸,使搅拌轴的叶片进一步贴近箱涵底部,同时搅拌轴面向前方污泥进行清淤作业,进行深层次的进行污泥的清理,减少箱涵底部污泥的残留;
其中过厚污泥清理步骤:由视频监控判断出污泥厚度过厚时,在完成污泥初步清理步骤后,操作地面控制箱,使摆臂油缸伸出,摆臂向上摆动,结合视频监控摆臂摆动使得搅拌轴到合适的高度进行污泥清理;完成上部污泥清理后,由上往下调整搅拌轴的高度逐步进行污泥清理,循环上述过程直至全部污泥清理完成;
其中大块石头或障碍物的清理步骤:通过视频监控发现大块石头或障碍物时,操作地面控制箱上的液压阀组手柄,使摆臂油缸缩进,铲斗油缸伸出,使铲斗接近大块石头或障碍物的底部,进一步使摆臂油缸伸出,将大块石头或障碍物铲至铲斗内,再操作履带马达手柄,将机器人开至窨井检查口并采用其他设备将大块石头或障碍物运送至路面。
其中初次搅拌步骤包括水平搅拌步骤、垂直搅拌步骤和投固化剂步骤,
在挖掘的污泥泵入初步搅拌池中后,同时进行水平搅拌和垂直搅拌,同时加入污泥固化剂,使污泥实现初步泥水分离,之后进入再次搅拌池中;
其中再次搅拌步骤包括水平搅拌步骤、垂直搅拌步骤和投固化剂步骤,
在再次搅拌池中,同时进行水平搅拌和垂直搅拌,同时加入污泥固化剂,使污泥实现进一步的泥水分离,之后进入螺旋输送步骤;
其中螺旋输送步骤通过螺旋输送机将固化后的污泥输送至运输车或垃圾场。
其中在初次搅拌池中投入的污泥固化剂比例低于向再次搅拌池中投入的污泥固化剂;
其中垂直搅拌通过设置在搅拌池中的四个垂直搅拌总成实现,垂直搅拌的作用主要是加速污泥与固化剂的混合,使污泥实现固化,水平搅拌通过设置在搅拌池中的两个水平搅拌总成实现,水平搅拌的作用一方面是搅拌污泥混合固化剂,另一方面推动污泥往搅拌池卸料口方向移动;
同时设置水平搅拌和垂直搅拌,可以在搅拌池中形成紊流,最大限度的混合污泥与固化剂,同时避免污泥在池底沉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扎染肌理着色玻璃制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污泥的电渗透脱水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