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壳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58999.1 | 申请日: | 2015-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莺歌;郑建虎;宫顼;陶积柏;朱大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壳体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预浸无纬布,预浸无纬布预吸胶后,根据壳体尺寸将预浸无纬布裁剪成窄带;
(2)在金属内膜的表面绕铺窄带,形成复合材料层合体,所述金属内模为分体的上、下模,并在下模上设计脱模顶出接口;
(3)对铺设的复合材料层合体进行预压:在复合材料层合体外表面铺放工艺辅料,然后在层合体顶部安装顶部压板,所述顶部压板(10),覆盖壳体顶部平面;将层合体、金属内膜、顶部压板及工艺辅料的组合体封装入真空系统,再放入热压罐中进行预压;
(4)将复合材料层合体固化成壳体:拆除真空系统,卸下所述顶部压板(10),拆除预压时的工艺辅料,在底面法兰周围放置橡胶挡条(18),重新铺放透气和隔离辅料,然后安装所述顶部压板(10),最后安装橡胶软模(20),封装入真空系统,再放入热压罐中固化;
在壳体固化成形达到最高成形温度,并保持该温度时,所述金属内膜膨胀至匹配壳体内腔尺寸;
所述橡胶软模(20)制备方法为:焊接壳体工艺件,将工艺件安装在组装好的金属内模上,在顶部安装所述顶部压板(10),然后铺放未硫化橡胶,制备出橡胶软模,所述壳体工艺件模拟待制备壳体,与待制备壳体的完全相同;
(5)将壳体与橡胶软模、顶部压板、金属内膜分离;
(6)加工壳体,获得成品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压板的厚度按下式计算:
其中,h为压板厚度;μ为内模材料的泊松比;P为固化空气压力;ρ为压板材料质量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K为工艺常数,K的取值为0.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未硫化橡胶在150℃,0.6MPa下保温1h制备出橡胶软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浸无纬布预吸胶具体为:在85℃~90℃,0.2MPa~0.3MPa下,保温20min,对预浸无纬布进行预吸胶,控制预吸胶后的含胶量为(3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绕铺窄带的具体方法为:用窄带在金属内模上依次绕铺下主体层(13)、壳顶中间加强层(14)、上主体层(15)和底部加强层(16),具体方法为:首先绕铺下主体层(13),下主体层(13)覆盖壳体所有外表面,铺层方式为(+45/-45/0/90)S;然后铺放壳顶中间加强层(14),只覆盖壳顶上表面,铺层方式为(+45/-45/0/90)2S;再绕铺上主体层(15),与下主体层(13)对称进行;最后绕铺底部加强层(16),覆盖壳体底面法兰和底部加强段,铺层方式为(+45/-45/0/9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589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膜折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无缝钓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