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的太阳能中温热空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0070.2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0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邵继新;田斌守;冯启彪;王本明;梁斌;司双龙;白凤武;蔺瑞山;李雅洁;米应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4J2/34 | 分类号: | F24J2/34;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高玉滨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相变 材料 太阳能 温热 空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的太阳能中温热空气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应用按温度区间划分为低温(40~100℃)、中温(100~250℃)和高温(>250℃),就我国太阳能光热应用领域而言,太阳能高温主要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中低温可广泛用于工农业烘干用热、食品加工用热、建筑采暖及制冷等,其大规模应用相对较少。
目前,很多工业、农业热能需求在60~220℃之间,所需的能量形式多为空气热能,包括建材工业砌块养护、建材生料预加热、农产品和药材烘干等领域,热源主要由传统化石能源燃烧获得,太阳能中温利用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潜力非常巨大。但是这些加热过程要求供热源稳定、连续,而太阳能受地理、昼夜和季节等规律性变化因素的影响以及阴晴云雨等随机因素的制约,呈现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为了保证太阳能在工业利用中的稳定性,就需要利用储热装置把太阳能储存起来,在太阳能不足时再释放出来,以满足连续、稳定供应热能的需要。
现有的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大多利用液态介质如导热油等作为传热媒介和储热材料,首先利用太阳能加热液态介质,再利用液态介质加热水产生所需的中温热蒸汽。该过程存在二次换热,大大增加了热损失,效率较低;同时导热油等存在热容小、不稳定、成本高等诸多缺点,因此利用空气作为传热媒介是较好的选择,但是空气的比热小,温度变化剧烈,直接利用无法满足工业应用的稳定性、连续性需求,因此需要设计适用的储热系统。
目前太阳能空气储热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利用领域,缺少对中温利用领域的研究。例如专利CN101226035A报道了一种利用气体作为传热介质的太阳能蓄热装置,该装置 采用相变蓄热合金实现高温太阳能利用,并且蓄-放热过程可循环利用千次以上。
专利CN102818468A报道了一种固体储热装置,采用耐火砖、岩石、陶瓷、玻璃、石墨、煤炭、土状石墨、金属、矿石、矿渣、混凝土等其中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作为固体储热介质。
专利CN102374812A报道了一种太阳能高温相变储热装置,采用石墨/无机盐高温相变复合材料作为储热工质,实现了合理利用能量及储热系统,能够恒温输出工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的太阳能中温热空气系统,结构简单、利用相变材料储热实现连续供热的太阳能中温系统。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热的太阳能中温热空气系统,包括通过集热热风管道串联在一起的数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多组相变储热体单元依次连接组成的相变储热体、用热终端;所述数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一端通过所述集热热风管道连有集热风机,另一端通过所述集热热风管道分别连有储热热风管道、供热热风管道I;所述储热热风管道的一端分别连有储热风机、所述相变储热体单元,另一端与所述供热热风管道I相连;所述相变储热体的另一端设有带储热出风阀的储热出风管,该储热出风管连有供热热风管道II;所述供热热风管道I与所述供热热风管道II均与所述用热终端相连;相变储热体单元包括不锈钢板、平行等距连接于不锈钢板上的数根不锈钢管,不锈钢管内填充添加有2~4%石墨的无机相变材料或有机相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储热体的一侧下部设有储热体入风口,其另一侧上部设有储热体出风口,每组相变储热体单元等距连接,相变储热体外由储热体保温层包围。
进一步地,所述不锈钢管的外径为1~2cm,内管径为0.5~1cm。每相邻两根不锈钢管间的间距大于等于0.5cm,小于等于2cm。
进一步地,所述集热风机与所述数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相连的所述集热热风管道上设有热流温度计I。
进一步地,所述数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所述储热热风管道相连的所述集热热风管道上设有热流温度计II。
进一步地,所述相变储热体上设有热流温度计III。
进一步地,所述供热热风管道I上分别设有供热管路风阀、热流温度计IV。
进一步地,所述用热终端上设有热流温度计V。
进一步地,所述供热热风管道II上分别设有热流温度计VI、储热管路风阀,该储热管路风阀靠近所述储热出风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未经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00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冷器
- 下一篇:热泵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