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生态晒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1353.9 | 申请日: | 2015-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和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贡老姆登高山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寸浩鸿 |
地址: | 673401 云南省怒江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生态晒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的茶,在中国可谓渊源久远,经千百年先辈们的研制精提,派生出了“绿、红、青、白、黄、黑”几大类别的茶产品,创出了众多优茗佳茶,其中以产于云南的大叶种茶为原料制成的黑茶类“普洱茶”和红茶类“滇红”为典型代表,享誉全球,倍受消费者喜爱。“滇红”属于红茶中的佼佼者,它以茶多酚含量较高的云南大叶种茶嫩尖叶为原料,通过萎凋、揉捻、渥堆发酵、烘焙、提香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外形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褐油润,金毫显露,香气浓郁,汤色红艳透亮,叶底肥嫩,味回甘浓醇,既可单独饮用,又可与糖、奶调混饮用,不少人喜好有加。但其在生产过程中,除一部分高档品采用有机茶鲜叶作原料加工外,不少普通红茶的原料鲜叶在生产过程中因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及农家肥,均会不同程度影响到产品的有机质量;另外加工制作过程中萎凋、杀青、揉捻、烘焙、提香几乎每道工序都要耗用大量能源,否则就无法生产。
发明内容
针上面所述红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纯生态晒茶的生产方法,该方法采用全程生态种管茶树,制茶过程中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并保留鲜叶天然清香。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纯生态晒茶的生产方法,采摘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干燥制成,所述云南大叶种茶种植生产全过程均采用生态化人工管控,以高山腐殖土作基肥及追肥,不施化肥、农家肥及农药,具体步骤如下:
在海拔1800—2100m的碧罗雪山西坡的茶梯带上开挖80×80×80cm的坑塘,放入40—50cm厚的高山腐殖土作为基肥,移植30—40cm高的云抗10号云南大叶种茶苗,株距0.8—1米,每年人工除草三道,每年9月30日—10月30日人工修枝剪杈一次,并于11月至12月间在每株茶树边挖20×20×20cm的坑追施高山腐殖土,三年后,每年3月30日—9月25日期间晴天采摘,每周采一次,以1芽一叶、1芽二叶为主,当天采来当日晒;
采摘的鲜叶均匀铺放在竹簸箕上,形成3—5cm厚层,晒2.5—3小时,每隔6—10分钟手动翻倒一次,直至手捏茶叶不断且含水率达20%时,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揉茶机中轻揉15—20分钟,使茶叶卷成条索状,取出摊铺在竹簸箕上摊成3—5cm厚层,置于太阳下晾晒,每隔3—6分钟人工翻倒一次,让所有茶叶受光热均匀,每天晚上收至室内通风摊晾,第二天接着晒,晒足32小时,茶叶晒干至含水率3%以下时分捡除杂后封装入库获晒茶成品。
进一步的是,每年11月—12月间每株茶树旁挖坑追施高山腐殖土3—5斤。
进一步的是,有虫害时撒灶灰并用烟叶兑水喷茶树防治。
进一步的是,轻揉时控制速度400—500转/分。
按上述方法制成的纯生态晒茶,由于从茶树种植管护全过程始终采用纯生态方式,不施任何农药、化肥及农家肥,从根本上保障了所采鲜叶纯绿色有机无污染;加工制作时除揉捻用电外,均以自然阳光照晒作为能源完成萎凋、发酵、干燥等工序,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时还保持了成品中鲜叶的天然清香。成品晒茶呈半卷条索状,色泽青褐略红,有淡淡鲜叶清香,茶汤橙红透亮,味醇和回甘,除有普通红茶香外还具淡淡鲜叶清香,耐冲泡,叶底肥嫩显红,常饮用有降三高、清热消炎、温胃消食、利尿排石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纯生态晒茶的生产方法,采摘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干燥制成,茶种植生产全过程均采用生态化人工管控,以高山腐殖土作基肥及追肥,不施化肥、农家肥及农药,具体步骤如下:
在海拔1800—2100m的碧罗雪山西坡的茶梯带上开挖80×80×80cm的坑塘,放入40—50cm厚的高山腐殖土作为基肥,移植30—40cm高的云抗10号云南大叶种茶苗,株距0.8—1米,注意浇水保苗,成活后每年人工除草三道,每年9月30日—10月30日人工修枝剪杈一次,有虫害时用灶灰,烟叶泡水驱虫杀虫,并于11月至12月间在每株茶树边挖20×20×20cm的坑追施高山腐殖土3—5斤。三年后,每年3月30日—9月25日期间晴天采摘,每周采一次,以1芽一叶、1芽二叶为主,当天采来当日晒。
采摘的鲜叶均匀铺放在竹簸箕上,形成3—5cm厚层,晒2.5—3小时,每隔6—10分钟手动翻倒一次,直至手捏茶叶不断且含水率达20%时,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揉茶机中轻揉,控速400—500转/分,控时15—20分钟,使茶叶卷成条索状,取出摊铺在竹簸箕上摊成3—5cm厚层,置于太阳下晾晒,每隔3—6分钟人工翻倒一次,让所有茶叶受光热均匀,每天晚上收至室内通风摊晾,第二天接着晒,晒足32小时,当含水率达3%以下,收至室内铺放至室温,人工挑拣出单叶、杂物后入袋封装,得到纯生态晒茶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贡老姆登高山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未经福贡老姆登高山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13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绿茶色泽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茶叶脱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