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卧式菇房环控智能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2693.3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6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祥;刘彬宁;陈红华;谢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浦口区天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卧式 菇房环控 智能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卧式菇房环控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食用菌菇房内环境的控制尤为重要,包括温度、湿度、氨气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等等,传统操作过程中大多通过人工进行控制,通过在菇房内安装冷风机和轴流式的循环风机进行操作,这种方式出风压力小,进、出风口在同一水平面上,菇房内风循环效果差,而且二氧化碳控制系统,湿度控制系统,光照控制系统均独立分开安装,靠人工控制,工程安装麻烦,控制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卧式菇房环控智能设备,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能够实现菇房内环境的精确自动调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一种新型卧式菇房环控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菇房内环境进行监测的监测组件、接收监测组件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装置以及菇房内安装的静压箱,静压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菇房内部相连通,静压箱内部的送风通道上分别设置制冷组件、风机和加热组件,静压箱的送风通道还与加湿器的出雾口相连通连接,控制装置调控制冷组件、风机、加热组件和加湿器的运行状态。
具体的方案为:
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氨气传感器,静压箱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菇房外部环境的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有盖板,盖板与调节通风口启闭状态的调节机构相连接,控制装置调控调节机构的运行状态;制冷组件包括进风口处设置的翅片蒸发器,翅片蒸发器与压缩冷凝机组相连接,加热组件为出风口处设置的电加热器,加湿器为超声加湿器;盖板的一侧边部与静压箱的侧壁铰接连接,调节机构为电动伸缩推杆构成,电动伸缩推杆与盖板的外板面使用螺栓连接,控制装置调控电动伸缩推杆的运行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装置,以及改变传统的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调控组件,实现对菇房内环境的自动调节,同时整个调控系统的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卧式菇房环控智能设备,包括对菇房内环境进行监测的监测组件、接收监测组件传送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的控制装置30以及菇房内安装的静压箱10,静压箱10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菇房内部相连通,静压箱10内部的送风通道上分别设置制冷组件、风机35和加热组件,静压箱10的送风通道还与加湿器的出雾口相连通连接,控制装置30调控制冷组件、风机35、加热组件和加湿器34的运行状态。监测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23、湿度传感器22、二氧化碳传感器21和氨气传感器24,静压箱10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菇房外部环境的通风口,通风口处设置有盖板11,盖板11与调节通风口启闭状态的调节机构相连接,控制装置30调控调节机构的运行状态。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控制装置30,以及改变传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调控组件和氨气浓度调控组件,实现对菇房内环境的自动调节,同时整个调控系统的成本低。
具体的方案为:制冷组件包括进风口处设置的翅片蒸发器31,翅片蒸发器31与压缩冷凝机组32相连接,加热组件为出风口处设置的电加热器33,加湿器34为超声加湿器34;盖板11的一侧边部与静压箱10的侧壁铰接连接,调节机构为电动伸缩推杆12(或液压推杆)构成,电动伸缩推杆12与盖板11的外板面使用螺栓连接,控制装置30调控电动伸缩推杆12的运行状态。进风口和出风口处的气体流向相垂直,或者说进风口处的气体沿水平方向流动,出风口处的气体沿铅垂方向流动,这样能够增强菇房内风循环效果。风机35为离心风机,控制装置30为食用菌制冷专用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浦口区天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浦口区天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26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桦褐孔菌连续深层发酵液和发酵粉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野生灵芝的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