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转子制冷压缩机的泵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3038.X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会平;谢勇;陈忠华;王慧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庞学哲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转 制冷 压缩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外转子制冷压缩机的泵油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制冷压缩机都需要冷冻机油的润滑,而常见冰箱压缩机的润滑油是通过曲轴尾端的浸泡在润滑油中的吸油管泵上来的。当压缩机工作时,曲轴高速旋转,带动吸油管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润滑油从下面泵到上面,让运动副获得润滑。随着压缩机性能的提升,要求运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而吸油管的直径直接影响了吸油管的泵油能力。即直径越小,泵油能力越弱;直径越大,则泵油能力越强。
参照图1、图2,传统吸油管有两种安装方式,第一种方案是压入曲轴尾端的内孔中;第二种方案是外套在曲轴尾端的外表面。方案一中,由于局限于曲轴内孔中,吸油管的直径没办法做大,而小的直径则不利于泵油能力的提高;方案二中,吸油管外套在曲轴尾端的外表面,直径可以做的比较大,但因为吸油管是薄壁金属件,安装后容易出现变形、松弛,导致吸油管脱落,因此方案二的吸油管都额外设置有放脱落的装置,因此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以上两个方案具有的共同缺点是,由于吸油管都是薄壁金属件,非精加工件,安装在曲轴内孔或外壁面后,安装精度很难得到保证,即吸油管与曲轴的同轴度差、吸油管尾端跳动大。这些形位公差的存在,令吸油管出现异常摆动,对泵油能力需要的向上的离心力形成了反作用力,严重影响泵油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转子制冷压缩机的泵油结构,本发明在外转子上设计泵体结构,该泵体结构与外转子为一体结构,相对位置度非常高,连接安全可靠。避免了因形位公差不良导致的异常摆动让泵油能力受损,也解决了容易松脱的问题。同时,因泵体结构不需要考虑曲轴尾端内孔的大小问题,泵体结构直径可以做得很大,产生的离心力更大,因此泵油能力更强劲。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转子制冷压缩机的泵油结构,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包括气缸座、装在所述气缸座上的曲轴和外转子电机,所述外转子电机包括装在气缸座上的内定子和与所述曲轴固定连接的外转子,所述外转子包括外转子支架和装在外转子支架上并位于内定子外侧的磁体,所述曲轴上设置泵油通道,所述外转子支架与曲轴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曲轴的正下方形成向下伸出的吸油嘴,所述吸油嘴上设有与曲轴上的泵油通道导通的进油孔。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转子支架在内定子的外侧具有环形挡圈,环形挡圈内侧形成台阶面,所述磁体安装在所述台阶面内。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转子支架在环形挡圈的内侧设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位于所述吸油嘴的正上方,所述外转子支架通过连接套管紧固套装在曲轴的底端。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套管与环形挡圈间形成供所述内定子嵌入的避让环槽。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转子支架、环形挡圈、吸油嘴和连接套管为一体成型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吸油嘴呈圆台状,吸油嘴的底端形成圆顶,吸油嘴与曲轴同轴设置,所述进油孔位于所述圆顶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定子为装在所述气缸座上的绕组,所述磁体为截面呈扇形或圆环形的永磁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外转子上设计由吸油嘴形成的泵体结构,该泵体结构与外转子为一体结构,相对位置度非常高,连接安全可靠,避免了因形位公差不良导致的异常摆动让泵油能力受损,也解决了容易松脱的问题。同时,因泵体结构不需要考虑曲轴尾端内孔的大小问题,泵体结构直径可以做得很大,产生的离心力更大,因此泵油能力更强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传统技术方案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技术方案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外转子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元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是以图3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万宝集团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3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式压缩机
- 下一篇:曲轴、具有其的曲轴组件和活塞式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