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烷酸与硫共存环境中设备损伤因子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4348.3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1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艾志斌;胡久韶;杨铁成;关卫和;梁春雷;高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烷 共存 环境 设备 损伤 因子 确定 方法 | ||
1.一种环烷酸与硫共存环境中设备损伤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
在环烷酸与硫共存环境中分别存在环烷酸腐蚀主导机制和硫腐蚀主导机制,两种主导机制的损伤因子分别记为环烷酸腐蚀损伤因子F环烷酸和硫腐蚀损伤因子F硫;同时存在硫对环烷酸腐蚀的抑制作用,记为硫对环烷酸腐蚀抑制作用系数U硫-环烷酸;因不存在次要机制,记为:Uk-i=0,因此:所述环烷酸与硫共存环境中设备损伤因子DF(t)按式(1)获得为:
DF(t)=F环烷酸+F硫+F环烷酸U硫-环烷酸 (2)
式(2)中:
F环烷酸是按API581第二部分附录B中表B.10M选取的腐蚀速率经计算得出损伤因子参数Art,再根据API581中表5.11转换成环烷酸腐蚀损伤因子F环烷酸;
F硫是根据SH/T 3096附录B中给出的“修正的MeConomy曲线”得出的腐蚀速率、经计算得出损伤因子参数Art、再根据API581中表5.11转换成硫腐蚀损伤因子F硫;
硫对环烷酸腐蚀抑制作用系数U硫-环烷酸是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烷酸与硫共存环境中设备损伤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硫对环烷酸腐蚀抑制作用系数U硫-环烷酸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设置为:
当温度小于300℃时,U硫=0.106-0.081PS;
当温度介于300℃~400℃时,U硫=-0.054+0.052PS;
当温度大于400℃时,环烷酸发生分解失去腐蚀性,U硫-环烷酸=0;
各式中PS为按重量百分比的介质含硫量;
式(2)和(3)中PS为介质中按重量百分比的含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未经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434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