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4947.5 | 申请日: | 2015-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2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龚世园;何绪刚;郑玉林;邹圣碧;李亮涛;覃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59 | 分类号: | A01K61/59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张红兵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氏原螯虾 同一 池塘 一年 三季繁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与水产养殖中的苗种繁育与商品虾养殖技术领域有关,具体涉及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现为我国养殖和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品之一,其国内餐饮消费额达到数百亿元,其国外食用加工产品和化工加工产品需求潜力巨大。因此,野生克氏原螯虾苗种和野生克氏原螯虾商品虾根本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虽然池塘人工苗种繁育有些报道,由于在起捕、运输和投放过程中,苗种成活率较低,所以还是无法满足产业规模化养殖对苗种的需求。再加上养殖模式落后,池塘养殖克氏原螯虾亩产量偏低,造成目前市场上商品虾供应紧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以优化养殖模式,提高苗种周年循环利用以及提高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单产,提供一种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该方法包括地方种群筛选、亲虾放养、捕大留小、防止打洞和彻底捕捞选留亲本等技术环节,使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繁育的苗种能充分满足供应本池塘的第二季和第三季商品虾养殖,克氏原螯虾苗种不用捕捞、运输和投放,因此苗种的成活率高,商品虾养殖产量得到提高。同时为克氏原螯虾早期适应提供了同一池塘的人工生态系统,不仅有利于其生长发育,而且为池塘克氏原螯虾繁养提供了一种优化模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1、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良种亲本选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克氏原螯虾地方种群中筛选一个综合性能最好的优良群体作为繁殖亲本;
(2)亲虾放养:在第一年的第一季的苗种繁育季,即当年的8月底至翌年的3月底,用于繁育的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每尾亲虾体重40g以上,体长9.5cm以上,雌雄性别比例为3︰1,每666M2养殖水面放养克氏原螯虾亲虾400尾;
(3)捕大留小:在第一年第二季的商品虾养殖季,即当年的4月初至6月中旬,将经过75d喂养和生长后体重达到35g以上的商品克氏原螯虾起捕上市销售,将小于35g以下的克氏原螯虾幼虾继续留塘养殖;
(4)防止打洞:在第一年的第三季的商品虾养殖季,即当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下旬,当进入7月份克氏原螯虾出现打洞行为时,在水面以下30cm处插网,网目尺寸为1cm,阻止其掘洞,减少克氏原螯虾能量消耗,延长其生长时间,使其体重达到35g以上;
(5)彻底捕捞选留亲本与上市销售:在当年的8月下旬将所有池塘中克氏原螯虾商品虾起捕,起捕过程中,将达到亲虾规格(例如:每尾亲虾体重40g以上,体长9.5cm以上)的商品虾留作繁殖亲本,留足亲本后,将剩下的商品虾全部上市销售,8月底又开始进行第一年第一季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的循环。
本发明可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克氏原螯虾中应用,这种优化繁养模式将明显提高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如下:
(1)本发明在同一池塘中进行第一季苗种繁育,其繁育的苗种可提供第二季和第三季商品虾的养殖,使克氏原螯虾早期就适应了同一池塘的人工生态系统,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2)本发明减少了在专门苗种繁育池中对苗种的起捕、运输和投放的步骤,从而大大提高了克氏原螯虾苗种的成活率。
(3)本发明选留的克氏原螯虾优质亲本质量和数量可靠,防止了种质资源退化和个体小型化。(4)本发明养殖模式优化,方法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适宜于克氏原螯虾池塘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1)良种亲本选育:在投放克氏原螯虾亲虾之前,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等省的六个克氏原螯虾集中产区的地方种群,经过当年4月初生产性能(主要指标为:生长速度、怀卵量和交配时间等本领域常用的筛选标准,参见本申请人已经公开的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或申请日前其他作者发表的文献,为本领域常用选择方法)的比较试验,筛选出生长速度适应本地区池塘养殖的综合性能最好的1个地方种群作为克氏原螯虾苗种繁育亲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4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