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连接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5236.X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0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强;李耀良;张云海;袁芬;罗云峰;陈辉;顾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围护 灌注 地下室 结构 楼板 连接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是:
1)施工围护灌注桩(1),开挖至相应楼板地下2m标高处,进行围护腰梁(2)制作,H400型钢(4)插入围护腰梁(2)内;
2)地下室楼板施工,在结构外墙轴线向地下室内第一跨1/3处设置内环梁(3),在内环梁(3)与围护腰梁(2)之间采用换撑板带(5)与H400型钢(4)进行连接;
3)换撑板带(5)及H400型钢(4)安装完成后,楼板结构达到强度后,开挖下方土体,进行下层结构施工;
4)底板完成后,拆除换撑板带(5),在换撑撑板带(5)和H400型钢(4)上焊接止水环片(7);
5)向上浇筑结构外墙、内环梁(3)与外墙之间结构主梁(6),完成结构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板带(5)采用分段式,厚度180mm,围护腰梁(2)与内环梁(3)之间的宽度为结构一跨的1/3,换撑板带(5)与结构主梁(6)间有200mm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撑板带(5)标高=地下室结构板标高-楼板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400型钢(4)位于换撑板带(5)下方,采用锚板(9)锚入内环梁(3)与围护腰梁(2)间,在承受弯矩较大的区域型钢直接锚入内环梁(3)与围护腰梁(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梁(6)内也采用型钢锚入的方法,后期直接采用混凝土浇筑成为型钢混凝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片(7)厚3mm,尺寸为500mm x5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作基坑中围护灌注桩与地下室结构楼板的连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400型钢(4)插入围护腰梁(2)的方式则在钢筋绑扎时将型钢放入指定标高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52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