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5985.2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8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周中;王向灿;张齐芳;杨豪;邢凯;张彬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上 钢筋 基坑 测斜管 对接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监测中两节及以上钢筋笼中测斜管的装置,本学涉及该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深度较大的基坑,围护桩的钢筋笼都是分节吊装,绑扎在其上的测斜管也只能分节连接。在两节钢筋笼连接处,由于上下两节测斜管都已经绑扎固定在钢筋笼上,在对接平面上两端接口位置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对接时很难通过旋转移动钢筋笼使得上下两测斜管位置刚好重合并且使上部测斜管的外壁凹槽刚好对准连接筒内壁的凸条,从而对接比较难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简便、顺利对接测斜管的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该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的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由多组固定圆环、多组套筒和多组连接环组成,每组所述的固定圆环的内径稍大于测斜管的外径、稍小于测斜管对接的连接头的外径,所述的固定圆环的端头设有开口钢筋嵌夹,所述的开口钢筋嵌夹的开口处连接设有螺丝,所述的固定圆环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一螺孔;每组所述的套筒内壁设有一对与测斜管外壁的凹槽对应配合卡接的第一凸条,外壁设有一对凹槽,所述的凹槽的端部设有三角形凹槽,所述的套筒的内径等于测斜管的外径,所述的套筒上设有至少二个第三螺孔;每组所述的连接环的内径等于所述的套筒的外径,所述的连接环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的套筒的外壁的凹槽对应配合卡接的第二凸条,所述的连接环上设有固定螺丝。
所述的固定圆环上设有三个沿周向均布的第一螺孔。
所述的套筒上设有三个沿周向均布的第二螺孔。
为了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使用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每根测斜管的连接筒下方套入固定圆环,将测斜管放入钢筋笼,选取一根钢筋为固定物,旋开螺丝,将钢筋置入开口钢筋嵌夹内,再拧紧螺丝将测斜管固定;
步骤2、通过步骤将上、下部钢筋笼的测斜管绑装完成,下部钢筋笼在吊放前通过旋转测斜管使得其内的一对凹槽连线通过钢筋笼圆心,拧紧固定圆环上的三个第一螺孔上的螺丝固定其方向,上部的测斜管不要拧紧第一螺孔上的螺丝,使其可以自由旋转;
步骤3、在钢筋笼吊装连接时,在上部的测斜管的下端、下部的测斜管上端处各自套上一个套筒,使套筒端部与测斜管端部齐平,拧紧第二螺孔上的螺丝固定,然后在下部的套筒上装上连接环,使套筒顶端进入连接环一半长度,拧紧连接环上的固定螺丝将连接环固定在套筒上;
步骤4、上部的测斜管随着钢筋笼下放,逐渐接近连接环,移动钢筋笼调整位置,旋转测斜管使得上部测斜管的底端的套筒外壁的三角形凹槽范围内出现连接环内壁的第二凸条;
步骤5、进一步下放后,上部的测斜管上的套筒的外壁的三角形凹槽的三角形凹槽斜边会与连接环内壁的第二凸条接触,由于连接环内壁的第二凸条是固定的,在重力作用下,上部的测斜管会在连接环内壁的第二凸条与三角形凹槽的三角形凹槽斜边的接触引导下整体旋转,套筒外壁的凹槽逐渐与第二凸条耦合,然后拧紧固定圆环上的三个第一螺孔上的螺丝固定上部测斜管,完成测斜管的对接。
当有两节以上的钢筋笼时,重复上述步骤1-5即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两节及以上钢筋笼深基坑测斜管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固定圆环内径稍大于测斜管外径,便于测斜管旋转,但比测斜管对接的连接头外径小,固定圆环置于测斜管连接头下方;固定圆环端头有开口钢筋嵌夹,通过开口钢筋嵌夹的开口处将其置于钢筋上,通过锁紧螺丝将测斜管固定于钢筋上;固定圆环上有三个第一螺孔,通过拧紧螺丝固定测斜管方向。套筒内壁有一对第一凸条与测斜管外壁凹槽对应配合卡接,其外壁有一对凹槽,其内径等于测斜管外径,凹槽的端部设有三角形凹槽,凹槽范围沿三角形凹槽的三角边扩大,套筒上的螺丝不妨碍连接环的套入。连接环内径等于套筒外径,连接环的内壁的第二凸条与套筒的外壁的凹槽对应配合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5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