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刺五加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6804.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武;张强;刘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弘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3004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五加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刺五加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刺五加别名五加参、刺拐棒、茨拐棒、刺木棒等,自古以来是我国一种常用的药材,历代本草医药均有记载,为中草药珍品,有“木本人参”之称,古有“宁要五加一把,不要金玉满车”之说。取其根、根茎和茎入药,味辛、微苦、性温、补中、益精、壮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劳”,具有补益强壮,益气健脾,扶正固本的功效。
刺五加生于山地林下及林边,主要生长在寒温带的大陆东北及俄国西伯利亚,自然分布于黑龙江(小兴安岭、伊春市带岭)、吉林(吉林市、通化、安图、长白山靖宇)、辽宁(沈阳)、河北(雾灵山、承德、百花山、小五台山、内丘)和山西(霍县、中阳、兴县)。
供应市场的刺五加完全依靠野生。上世纪90年代进行的东北三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调查资料显示,野生刺五加的蕴藏量约为1万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采挖,特别是2004年之后,东北三省各地大规模地进行开矿、修路、建房、毁林、开荒、修渠、放牧等多种人类活动,毁掉了大片刺五加林地,早年成片的刺五加如今已很少见到,部分产区已经绝迹,东北三省产量连年锐减。目前野生资源的年产量为500-700吨,而国内中药材市场、制药企业和对外出口年需求量为2000-2500吨。原料供不应求,野生刺五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资源日趋枯竭。
刺五加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出苗率很低,林区有“老虎钌,十年难见苗”之说,主要原因是种子未达到生理成熟,所以,其种子落地后即使用得到种子发育所需的条件也不能萌发,本发明采用高温和恒低温处理解决了种子萌发难这一难题,为大量育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五加的栽培方法。本发明基于对刺五加采用种子育苗后移栽的有性繁殖方法,对刺五加的种子先进行高温处理,促进种子成熟,后期恒低温处理,打破种子休眠,以提高出芽率,为种子育苗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刺五加的栽培方法,包括种子筛选、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工序;所述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穴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修剪整形、追肥和病虫害防治;所述采收加工包括采叶和采收根茎。
优选地,包括如下具体工序:
1)种子筛选
刺五加果实一般在每年9月上旬基本成熟,这时的浆果颜色为黑紫色。采收紫黑色果实,对种子与果肉分离,将种子放在通风的暗处阴干,至少风选1次,所选种子干粒重不低于10.2g;五加浆果正常年份出种率4~5%左右,好坏与年度气象、害虫危害程度等因素关系很大;
2)种子处理
将种子称重,温水浸种24小时,捞出沥干水,用1:3或1:5的种沙比混拌均匀,同时用1:500的50%多菌灵对种子河沙消毒,湿度控制在55%;置于室内19℃~20℃温度下进行堆积,每隔7~10天倒种翻动1次,倒种时调节湿度,保持种沙的湿度为55%;观察其种胚发育状况,经90天左右,当种子有50%左右裂口时,将种沙移至2℃以下的低度温环境中,进行低温处理,于第2年4月中旬进行播种;
3)整地
育苗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的腐殖土,地势要平坦,作床前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深度为25~30厘米,作床朝向为南北向或东西向,床宽90~125厘米,床高15~20厘米,长视其地块情况,有利于灌水排水即可,床土要细碎,床面要平整;
4)播种
播前浇透底水,播种方法可采用条播或穴播;播后覆土2~3厘米,稍压,床面用落叶或无籽草覆盖保湿;5月出苗,除去覆盖物,浇水保持湿润,培育2年可进行移栽定植;
5)移栽
栽培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PH值在7以下;对规划好的地块进行割灌、挖穴,穴深25cm,每个穴中施有机肥1kg;在秋季落叶后至第二年春季发芽前(即春季5月份),对刺五加苗按行距1.5m、株距0.5m进行移栽,栽植深度20cm,栽后浇透水、覆土、踩实;
6)田间管理
包括中耕除草、修剪整形、追肥和病虫害防治;
7)采收加工
包括采叶和采收根茎。
优选地,所述条播为按行距9~14cm开沟,沟深4.5~5.5cm,将沟底压平,将处理好的种子撒于沟内,种子间距离2cm左右。
优选地,所述穴播为按8cm×8cm等株距穴播,每穴播种子2~3粒。
优选地,所述中耕除草为对移栽后的刺五加苗除草松土,并结合除草中耕2次,保持田间无杂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弘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弘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8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