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6902.1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葆;马迎军;洪永丰;贾平;沈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G02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光电 光学系统 | ||
1.一种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共口径系统(10)、信号发射与接收系统(110);
所述激光共口径系统(10)包括沿激光照射轴依次设置的激光器(11)、第一半波片(12)、起偏器(13)、格兰泰勒棱镜(14)、扩束镜(15)、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经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透射的光线入射到所述信号发射与接收系统(110),
所述信号发射与接收系统(110)用于对接收的可见光及红外光进行被动探测并将照射到目标表面后的回波信号发射至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
所述光学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波信号沿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反射的反射光路上的回波接收系统,所述回波接收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二半波片(17)、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8),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8)的透射光轴上设置激光测距探测器(19),所述第二偏振分光棱镜(18)的反射光轴上设置激光角跟踪探测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器(11)生成线偏振激光束,所述第一半波片(12)用于将所述线偏振激光束的偏振方向旋转使之成为平行于激光照射轴振动的激光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兰泰勒棱镜(14)的消光比大于10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的消光比大于10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发射与接收系统(110)包括用于对接收的可见光及红外光进行被动探测的信号接收子系统(30),激光束经所述信号接收子系统(30)依次传递至离轴反射式望远系统(40)、摆镜系统(50),由所述摆镜系统(50)指向目标表面,且回波信号依次经所述摆镜系统(50)、所述离轴反射式望远系统(40)、所述信号接收子系统(30)传递至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子系统(30)包括:
第一分光镜(31),设于所述第一偏振分光棱镜(16)的透射光路上,用于透射红外光并反射可见光及激光束,
第二分光镜(32),设于所述第一分光镜(31)的发射光路上,用于透射可见光并反射激光束,
反射镜(33),设于所述第二反光镜的反射光路上,用于将激光束反射至所述离轴反射式望远系统(4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接收子系统(30)还包括:
红外光成像探测器,设于所述第一分光镜(31)的透射光路上,用于对红外光进行被动探测;
可见光成像探测器,设于所述第二分光镜(32)的透射光路上,用于对可见光进行被动探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光电吊舱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轴反射式望远系统(40)中的平行平板表面镀制用于提高激光束透射率的增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69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