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载药聚合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7124.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7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勋;张莹;庄秀丽;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3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药聚合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该载药聚合物囊泡包括: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与包载在其中的药物;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的粒径为6~15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将药物包载在疏水壳层或亲水内核内,具有很好的血液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同时也具有逐层释放的效果,并且该载药聚合物囊泡具有微米级的粒径,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可在肺的毛细血管着床,滞留于肺的毛细血管,从而可被动靶向于肺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合成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药聚合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美国肺癌新发病例1437180人,死亡565650人,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死亡占80%~85%,小细胞肺癌死亡占15%~20%。2010年美国死亡分析报告指出在所有癌症致死患者中,肺癌占26%,已成为头号癌症杀手。
目前肺癌的临床治疗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对于经典化疗药物,在药物大规模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正常的组织和细胞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如肝损害、肾毒性、骨髓移植等,因此研究靶向于肺部的载药传输系统成为一个挑战。
囊泡是由双亲分子自组装形成的一种超分子聚集体,它们是由密闭双分子层所形成的球形的单腔室或多腔室的缔合结构,类似于细胞膜结构。将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防止药物降解失活、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以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特性。相比胶束,聚合物囊泡(带有一个亲水的内腔)可以同时负载疏水分子(膜的疏水层)和包裹亲水基团(亲水的内腔以及亲水表面的功能化),当亲水药物和疏水药物需要共同作用时,囊泡的这些特性成为最理想的选择,同时,表面还可以选择功能化的一些靶向分子,因此在应用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力。
聚合物囊泡是由具有两亲性质的聚合物分子自组装而成的封闭的有序双分子层结构,其结构类似于脂质体,由一个水溶性内腔和双层分子膜层组成。相对于表面活性剂、脂质体等小分子囊泡,聚合物囊泡有着分子可设计性好、囊泡强度高、稳定性好、渗透性强等优点,其具有脂质体和纳米粒等微粒载药系统的主要优点,且其体内外稳定性显著优于脂质体。聚合物囊泡粒径不同,聚集部位不同,微米级粒径主要靶向于肺部,但是粒径过大长期使用容易导致静脉炎症。
本发明考虑提供一种被动靶向于肺部的载药聚合物囊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载药聚合物囊泡及其制备方法,该载药聚合物囊泡靶向于肺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药聚合物囊泡,包括: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与包载在其中的药物;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的粒径为6~15μm;所述药物为疏水性药物和/或亲水性药物。
优选的,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与药物的质量比为(10~1):1。
优选的,所述药物为盐酸阿霉素、丝裂霉素C、紫杉醇、长春新碱、姜黄素与甲氨蝶吟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囊泡由式(I)所示的嵌段共聚物或式(II)所示的嵌段共聚物形成:
其中,-R-为式1所示的基团或式2所示的基团:
m、n、l、a与b均为聚合度,17≤m≤450;5≤n≤200;5≤l≤200;17≤a≤450;5≤b≤2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载药聚合物囊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