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混凝土抗酸耐久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7169.5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北星;祝文凯;王凯;张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价 混凝土 耐久性 方法 | ||
1.一种评价混凝土抗酸耐久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制备7组混凝土强度测试试件以及1组酸性化深度测试试件,每组均含3个试件;
2)将步骤1)所得混凝土强度测试试件以及酸性化深度测试试件在标准养护室养护26d,然后干燥养护2d,再置于分析纯浓硫酸和分析纯浓硝酸配制的混合酸液中浸泡,所述混合酸液pH值为2.0±0.05,每隔24h用分析纯浓硝酸调整混合酸液的pH值使其保持在2.0±0.05,每浸泡5d取出再干燥2d,并更换一次混合酸液,此为一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每经历4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测定一组混凝土强度测试试件的抗压强度X(t)以及一一组酸性化深度测试试件测试面的未腐蚀部分宽度b(t),共计测试6次抗压强度X(t)和未腐蚀部分宽度b(t)数据;
3)根据步骤2)所得抗压强度X(t)计算混凝土耐酸腐蚀系数Q,Q=X(t)/X(0),其中X(0)为混凝土的初始抗压强度值,即标准养护26d再干燥养护2d后测得的混凝土强度测试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4)根据步骤2)所得未腐蚀部分宽度b(t)计算混凝土酸性化深度d,d=(b(0)-b(t))/2,其中b(0)为酸性化深度测试试件测试面原有的宽度;
5)依据步骤3)所得混凝土耐酸腐蚀系数Q和步骤4)所得混凝土酸性化深度d数据情况将混凝土抗腐蚀等级分为Ⅰ、Ⅱ、Ⅲ、Ⅳ级,再根据混凝土抗腐蚀等级评价混凝土的抗酸腐蚀等级、抗酸性能及适用环境作用等级,评价标准为: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则评价抗酸腐蚀等级为很高,抗酸性能为高抗腐蚀,适用环境作用等级为V-E;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则评价抗酸腐蚀等级为高,抗酸性能为抗腐蚀,适用环境作用等级为V-D;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则评价抗酸腐蚀等级为中,抗酸性能为耐腐蚀,适用环境作用等级为V-C;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则评价抗酸腐蚀等级为低,抗酸性能为不耐腐蚀,不适合酸性环境,其中,V-C、V-D、V-E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分别将中度、严重、非常严重的酸性环境进行的分类;
所述Ⅰ、Ⅱ、Ⅲ、Ⅳ级标准如下:
在经历4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A.若测得Q>1.04,且d<0.2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B.若测得1.02<Q≦1.04且0.20≦d<0.50,或者Q>1.02且0.20≦d<0.50,或者1.02<Q≦1.04且d<0.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C.若测得1.00<Q≦1.02且0.50≦d<1.00,或者Q>1.00且0.50≦d<1.00,或者1.00<Q≦1.02且d<1.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D.若测得Q≦1.02且d≧1.00,或者Q≦1.02,或者d≧1.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或
在经历8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A.若测得Q>1.04且d<0.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B.若测得0.98<Q≦1.04且0.50≦d<1.00,或者Q>0.98且0.50≦d<1.00,或者0.98<Q≦1.04且d<1.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C.若测得0.96<Q≦0.98且1.00≦d<1.50,或者Q>0.96且1.00≦d<1.50,或者0.96<Q≦0.98且d<1.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D.若测得Q≦0.96且d≧1.50,或者Q≦0.96,或者d≧1.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或
在经历12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A.若测得Q>1.03且d<1.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B.若测得0.96<Q≦1.03且1.50≦d<2.50,或者Q>0.96且1.50≦d<2.50,或者0.96<Q≦1.03且d<2.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C.若测得0.92<Q≦0.96且2.50≦d<3.50,或者Q>0.92且2.50≦d<3.50,或者0.92<Q≦0.96且d<3.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D.若测得Q≦0.92,且d≧3.50,或者Q≦0.92,或者d≧3.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或
在经历16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A.若测得Q>1.02且d<2.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B.若测得0.94<Q≦1.02且2.50≦d<3.50,或者Q>0.94且2.50≦d<3.50,或者0.94<Q≦1.02且d<3.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C.若测得0.88<Q≦0.94且3.50≦d<5.50,或者Q>0.88且3.50≦d<5.50,或者0.88<Q≦0.94且d<5.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D.若测得Q≦0.88,且d≧5.50,或者Q≦0.88,或者d≧5.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或
在经历20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A.若测得Q>1.01且d<3.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B.若测得0.92<Q≦1.01且3.50≦d<5.00,或者Q>0.92且3.50≦d<5.00,或者0.92<Q≦1.01且d<5.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C.若测得0.84<Q≦0.92且5.00≦d<8.50,或者Q>0.84且5.00≦d<8.50,或者0.84<Q≦0.92且d<8.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D.若测得Q≦0.84,且d≧8.50,或者Q≦0.84,或者d≧8.5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或
在经历24个浸泡-干燥循环周期后:A.若测得Q>1.00且d<5.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Ⅰ级;B.若测得0.90<Q≦1.00且5.00≦d<8.00,或者Q>0.90且5.00≦d<8.00,或者0.90<Q≦1.00且d<8.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Ⅱ级;C.若测得0.8<Q≦0.90且8.00≦d<12.00,或者Q>0.80且8.00≦d<12.00,或者0.80<Q≦0.90且d<12.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Ⅲ级;D.若测得Q≦0.80且d≧12.00,或者Q≦0.80,或者d≧12.00,则抗腐蚀等级分类为Ⅳ级;
当各循环周期数据得出的抗腐蚀等级不同时,抗腐蚀等级定为其中重复次数最多的一个等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1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通信功能的新型隧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温高压热流体渗流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