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7647.2 | 申请日: | 2015-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5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佩萱;房飞宇;张麟;陈新;王晗;陈新度;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B32B27/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郑泽萍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电常数 陶瓷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硅烷偶联剂溶在第一溶剂中,制备成第一溶液;
步骤2、将陶瓷粉末与第一溶液混合后,制备成悬浮液;
步骤3、将聚合物材料溶在第二溶剂中,制备成第二溶液;
步骤4、将悬浮液与第二溶液混合后,制备成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浆体;
步骤5、将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浆体制备成固态薄膜后,采用热处理方法使固态薄膜改性;
步骤6、将两固态薄膜中聚合物密度较大的面压合在一起后,制成多层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硅烷、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巯基硅烷以及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甲苯以及丙酮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末选自钛酸钡、钛酸锶、钛酸锶钡、钛酸铜钙以及La、Ce、Nd、Eu和Fe多掺杂钛酸钡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材料选自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聚乙烯-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以及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二氟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溶剂选自氮氮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丙酮、甲苯、四氢呋喃以及氯仿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中,硅烷偶联剂占陶瓷粉末总质量的1%~10%或占陶瓷粉末总体积的5%~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浆体中,陶瓷粉末与聚合物材料的体积比X的取值范围为:0<X≤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其具体为:
将硅烷偶联剂加入第一溶剂中使其水解获得水解溶液后,将水解溶液充分搅拌,制备成第一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其具体为:
将悬浮液与第二溶液充分混合后进行超声分散,制备成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浆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其具体为:
将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浆体通过溶液流延法在石英片上制备成固态薄膜后,采用热处理方法使固态薄膜改性。
10.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是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76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