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避震转动腔体弹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8188.X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4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宁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转动 弹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弹簧避震,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避震转动腔体弹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汽车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座椅的质量、可调节程度、结构等直接影响到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因此,随着汽车工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汽车座椅的安全性、舒适度、方便性等性能。
乘坐者因为高矮胖瘦的不同,对汽车座椅的避震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体重的不同,在一些颠簸路面避震由于与体重的耦合结果,产生一个比较特有的振动频率,有些频率的振动会引起座椅和汽车共振,有些频率的振动则会引起乘坐者的不适,当然这样的频率会因为特有的路面以及乘坐者体重以及乘坐者特别不适状态而不同,所以需要对振动频率进行干预,或者车坐着根据自身情况和车况自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角度可倾斜、振动频率干预型的汽车座椅避震转动腔体弹簧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座椅避震转动腔体弹簧装置,包括:上方的座板和下方的两槽块,所述座板和所述槽块之间设置有两个腔体弹簧,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槽块均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每个所述腔体弹簧设有互扣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共同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弹簧,所述上盖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座板,所述下盖下端转动连接所述槽块,两个所述腔体弹簧相间且平行设置。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自由端均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座板和所述槽块上设有与所述半球形结构匹配的半球槽。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互扣在一起的上盖和下盖相错部分的间隙可通过调整上盖或下盖的进行尺寸进行调节。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滑轨,所述槽块下部设有与所述滑轨匹配的卡条,所述卡条能够在所述滑轨内移动。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轨轴线与两腔体弹簧之间的连线平行。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簧自然长度小于上盖和下盖的长度之和。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腔体弹簧由于在缩压和弹放过程中均需要从缝隙进出气体,进出气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由于腔体内部的气压原因,腔体弹簧的振动频率便仅仅是其内部弹簧性质决定,而是由气压和弹簧性质两方面决定,这样腔体弹簧和其下方与下塞帽连接的弹簧可以重新耦合出一个不固定的频率,且放缓振动频率,不会造成共振也不会给人体造成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不适振动频率;半球结构可以缓冲来自座椅上倾斜方向的力,保证腔体弹簧一定的径向转动灵活度,同时滑塞缸下自由端限制在半球槽内,不会因为振动幅度大而逃出槽块,也能够有利于避震整体的倾斜转动,保证汽车座椅座板的灵活度;在座板倾斜到一个腔体弹簧方向,其对应的弹簧即被压缩,另一侧的弹簧即可以通过其弹簧拉伸力产生一定的回向力,使座板的倾斜程度减小,相互之间因为两个弹簧的压缩和伸长而相互中和抵消,保证座板的倾斜程度范围缩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座板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座板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板,2、槽块,3、腔体弹簧,4、上盖,5、下盖,6、弹簧,7、半球形,8、半球槽,9、滑轨,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座椅避震转动腔体弹簧3装置,包括:上方的座板1和下方的两槽块2,座板1和槽块2之间设置有两个腔体弹簧3,两槽块2均滑动连接在底板13上,每个腔体弹簧3设有互扣的上盖4和下盖5,上盖4和下盖5共同形成的腔体内设有弹簧6,上盖4的上端转动连接座板1,下盖5下端转动连接槽块2,两个腔体弹簧3相间且平行设置。
腔体弹簧3由于在缩压和弹放过程中均需要从缝隙进出气体,进出气体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由于腔体内部的气压原因,腔体弹簧3的振动频率便仅仅是其内部弹簧6性质决定,而是由气压和弹簧6性质两方面决定,这样腔体弹簧3和其下方与下塞帽连接的弹簧6可以重新耦合出一个不固定的频率,且放缓振动频率,不会造成共振也不会给人体造成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不适振动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航中振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81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关联管理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ISOFIX接口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