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泵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8194.5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凡英 |
主分类号: | F04B53/02 | 分类号: | F04B53/02;F04B53/14;F04B5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智京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1 | 代理人: | 郭智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泵,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高耐磨性能的高压泵。
背景技术
传统高压泵为容积式高压泵,此类高压泵的结构组成主要包括泵体、活塞、驱动机构、液体换向阀。其工作原理为:驱动机构带动活塞在泵体内作往复运动,输出高压液体时,高压单向阀打开,低压单向阀关闭。活塞回程时,高压单向阀关闭,低压单向阀打开补充液体。活塞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不断往复循环,完成不断输出高压液体的过程。
目前,此种结构原理的高压泵应用广泛,例如可用于石油、页岩气、建筑、化工、清洗等行业,这种高压泵的一个突出缺点是:活塞密封磨损较大,需要经常更换,从而导致系统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泵,此高压泵使用寿命长、密封可靠、运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泵,该高压泵包括预应力陶瓷缸体,活塞安装在所述预应力陶瓷缸体内,并且所述活塞上设有密封圈,每个所述密封圈为两个并联的开口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开口环内安装有弹簧涨圈。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环为陶瓷环。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陶瓷环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环由覆盖有耐磨材料的金属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设有1~3道所述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预应力陶瓷缸体是过盈配合有金属套的陶瓷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高压泵设有开口环,从而可补偿磨损;设置两个并联的开口环可有效减小开口环的开口重叠的概率,从而可防止泄漏;设置3道密封圈,确保更有效减小开口环的开口重叠概率,从而确保密封可靠性;开口环内设有弹簧涨圈,从而可弥补开口环弹性不足的缺陷;开口环由两个半体拼合而成,此设计更有利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高压泵的示意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高压泵包括预应力陶瓷缸体10,活塞12安装在陶瓷缸体10内,并且活塞12上可设1~3道密封圈,每道密封圈可为两个并联的开口环13,每个开口环13内可安装弹簧涨圈14。
优选的是,开口环13可以为陶瓷环。
开口环13还可以由覆盖有耐磨材料的金属制成。
还优选的是,开口环13由两个半环拼合而成。
预应力陶瓷缸体10可以是过盈配合有金属套的工业陶瓷缸。就过盈配合有金属套的工业陶瓷缸而言,预应力陶瓷缸体10所受的静态压应力小于其许用应力,工作时其压力仍大于零,即,预应力陶瓷缸体10在静态时工作中不受拉应力,目的是充分发挥陶瓷材料耐磨、抗压性能好的优势,克服抗拉、耐疲劳性差的缺点,由此延长缸的使用寿命。并且金属套在工作中所受拉力应不超过其许用应力。
开口环13设置开口的目的是补偿磨损。此外,设置两个并联的开口环13可有效减小开口环的开口重叠概率,由此防止泄漏。当然,设置3道密封圈的话,就更能有效减小开口环13的开口重叠概率,从而确保密封的可靠性。
开口环13内设置弹簧涨圈14的作用是弥补开口环13弹性不足的缺陷,具体而言,弹簧涨圈14能够撑开开口环13,更好地补偿开口环13及陶瓷缸体10的磨损,减少开口环13的疲劳,从而延长开口环13的使用寿命。
当开口环13由两个半环拼合成时,这种设计则更有利于装配,并且有利于活塞12的结构设计,此外,尽管开口环13设有开口,但是因开口环13内有弹簧涨圈14,并不会影响活塞12的密封效果。
本文虽然已经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权利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凡英,未经孟凡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8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热型材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牲畜养殖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