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匹配实时漫游的背景地图叠加显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8914.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2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雪涛;邢永昌;张成宝;杜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匹配 实时 漫游 背景 地图 叠加 显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能与雷达量程精确匹配且能实时漫游的雷达背景地图叠加显示的实现方法。属于动态雷达(舰船雷达或车载雷达等)显示与背景地图叠加显示方面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雷达PPI显示叠加背景地图已经成为现代雷达一个重要的辅助功能,尤其在气象雷达和航海雷达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传统的地图映射方法一般为经纬度到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映射,这种映射方法计算量较小,可以适应于大部分应用。但是由于雷达PPI显示为极坐标的显示,作为雷达背景地图,用传统的映射方式很难实现背景地图与雷达量程的精确匹配。尤其是在雷达量程切换或雷达地理位置变化时,需要实时调整映射参数的值。针对背景地图很难与雷达量程精确匹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先将地理信息的经纬度数据转换为以雷达当前地理位置为中心的极坐标数据,然后再由极坐标映射到屏幕直角坐标,这样来实现地图信息与雷达量程的精确匹配。
若用极坐标映射的方式,雷达地理位置的实时变化需要重新计算对于新中心点的极坐标数据,这个过程计算量巨大,这种重复的计算很难实现地图实时叠加显示。针对不能实时漫游显示的情况,本发明又提出了基于OpenGL或D3D三维图形视角的显示方法,只需要在初始化时对雷达初始位置计算1次极坐标,然后根据雷达位置及量程的变化设置合适OpenGL或D3D模型视图变换矩阵即可实现背景地图与量程匹配的基础上实时漫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雷达量程精确匹配并可实时漫游的雷达背景地图叠加显示的实现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通过对原始的地理信息系统经纬度数据以当前雷达地理位置为中心进行极坐标映射,将经纬度点换算成一系列的距离——方位极坐标点。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与雷达量程及方位精确匹配。然后把换算好的极坐标点转换为OpenGL或D3D世界顶点坐标,用OpenGL或D3D的复杂多边形填充法则对陆地、水域等相关区域进行颜色填充,再通过设置合适的投影矩阵将图像投射到屏幕坐标完成渲染。当雷达量程发生改变时,通过设置OpenGL或D3D模型视图矩阵对已计算好源顶点坐标进行按比例缩放,从而实现地图量程的改变并且保证与雷达量程的实时匹配。当雷达地理位置发生改变时,通过对比上一个位置计算出偏移量,然后设置OpenGL或D3D模型视图矩阵对已计算好源顶点坐标进行同时偏移,可以实现地图随雷达地理位置实时漫游显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方案设计流程图。
图2基于本发明所实现的产品演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依赖于基于经纬度的地理信息数据和一台具有3D加速显示卡的计算机。其中所用的地理信息数据是基于经纬度的文本数据,可在国家地理信息相关网站免费下载,其数据结构极为简单,示意如下:
XXX省界
116.2222.21
116.2122.20
……
END
XXX河流
123.2123.11
123.2223.10
……
END
1)首先完成由原始经纬度数据到距离——方位的转换。转换方法如下:
假设a为地球的赤道半径,b为地球的极半径;J0和W0分别为雷达当前位置的经纬度;J1和W1分别为地图数据中的经纬度。令e1=(a2-b2)/b2,c1=cos(W0),则地图数据点相对于雷达的距离为:
R=aCd/B12
其中C的值为B1的值为
地图数据点相对于雷达的方位为:
H=arctan(tanω(sinW0+B1cosW0tanD)/A1)。
其中ω的值为(J1-J0)/2,D的值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8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