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视觉的焊接质量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8982.4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7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夏卫生;田文扬;韦春华;陈洪宇;宋五洲;冷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梁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视觉 焊接 质量 分析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红外视觉监测焊接装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红外视觉的焊接质量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工业水平要求的提升,在焊接领域(如TIG焊、MIG焊、CO2气保焊、手工电弧焊、高频电阻焊、激光焊等),为了保证焊接件的力学性能、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达标,焊接质量要求也不断严格。而受环境、材料、设备等因素影响,焊接缺陷在所难免,这使得重要的焊接件都要经过质量检测确保合格。据调查,在焊管领域,我国焊接钢管年产量已达5000万吨,但其中因焊接缺陷导致的报废品约占5.4%,在汽车领域,每年约有8000万块汽车板需要拼焊,此外在其他船舶、航天、建筑、特征材料等特殊焊接领域,其对焊接的高质量保证要求更高。
而目前在焊接质量分析领域,常见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探伤,电磁探伤以及射线探伤等,这些探伤方法费用都比较昂贵、工作量大且均在焊接件成形后检测。此时焊接缺陷已形成,产品如不合格只能报废,这极易造成损失浪费。因此,工业上亟须一种可以进行智能识别焊接缺陷实时监测焊接质量的装置,即可以在焊接过程中实时把关,一旦识别出了缺陷,立即警报并反馈采取措施的装置。
在焊接过程传感中,视觉传感尤其是红外传感(将视觉传感与温度传感集合)具有可靠性强、信息量丰富等特点。以此作为实时评判焊接质量的依据较为可行。目前,现有技术中关于实时监测的焊接质量相关装置可分为4种:1)焊缝熔池特性相关法;2)焊接电流电压相关法;3)只针对激光焊接等工艺;4)焊缝位置追踪法。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105629的一项专利:“一种视觉检测传感装置”,其使用机器人激光焊接过程中视觉传感获取焊后表面形貌质量,跟踪焊前焊缝路线和实时监测激光焊接熔池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只局限于焊接中的熔池变化,在焊接质量方面主要是普通视觉处理,没有用到富含温度信息的红外视觉。焊接质量监测方式也只针对激光焊接。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33509的一项专利申请:“机器人焊接质量视觉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其将视觉枪连接在焊接臂上跟随焊枪头运动,将其扫描的图片与数据库里数据进行对比,并反馈控制,有一定的效果,但该专利中视觉枪采用普通视觉枪,固定方式只提到与焊接臂相连,对于手工焊接或其他无焊接臂的情况较难满足,在图像处理方面更偏向于与原数据库的比对,并不是实时的智能识别对原数据库里没有的缺陷缺少判断,另外其反馈控制系统较为模糊。另外再如专利文献:“基于红外视觉传感的窄间隙焊接监控及焊缝偏差检测方法”,使用了红外视觉,但其应用只局限于窄间隙焊接,对焊接过程的监控也只是针对于焊缝偏差监测,没有考虑其它焊接缺陷的监测。另一方面还有使用电流电压法相关性分析焊接质量的装置,由于焊接过程中的材料、环境、人为因素的影响,该数据不能完全反映焊接质量的变化,因而分析的结果具有准确度低、可靠性差、随机性大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视觉的焊接质量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可应用于TIG焊、MIG焊、CO2气保焊、激光焊、电阻焊等主流焊接生产领域,其目的在于通过对以往焊接质量检测装置的重大改进即使用基于红外视觉的实时智能化识别手段代替低效、单一、可靠性低的检测手段,由此解决焊接全过程的实时完整监测的技术问题,并且提供精度高且准确的焊接质量分析与反馈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视觉的焊接质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红外视觉采集部、视觉信息转换与传输部、视觉信息处理部以及反馈控制部,其特点是所述红外视觉采集部用于采集焊接过程中焊接物表面熔池或熔池附近的视觉信息,经所述视觉信息转换与传输部转换后传输至所述视觉信息处理部,所述视觉信息处理部处理上述视觉信息并将处理信息结果传送于所述反馈控制部,所述反馈控制部根据上述处理信息结果进行警报和/或对所述现场焊接设备(5)进行调整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视觉采集部可单独固定或与所述现场焊接设备可调节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视觉采集部设置于机箱内,所述机箱内部固定有可调节承载所述红外视觉采集部的基板,所述机箱底部靠近所述现场焊接装设备的外侧设置有防溅保护装置,所述机箱底面设置有可开关的箱盖。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视觉采集部与所述现场焊接设备之间的所述可调节单元为多柄铰接支架,其一端固定所述机箱,一端可调节固定于所述现场焊接设备,一端作为支撑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8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