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69053.5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1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谈伟;董哲;李文福;田伟华;景伟;李胤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芦宁宁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合缸用 隔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轮机隔板,特别是涉及一种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
背景技术
目前,150MW等级汽轮机在结构上采用高压缸和单流中低压合缸的布置方式,与原同等级系列机组的高中压合缸和双流低压缸在结构上具有较大区别。采用单流中低压缸通流方案可减少中压缸排汽损失以及中低压联通管损失,大大降低了机组热耗。然而应用单流中低压缸结构后,由于中低压通流部分根径不同,落差通常大于200mm,使得中低压过渡段存有一个明显的台阶,如图1所示。常规的隔板结构难于满足设计要求,为确保汽道通畅,提高通流效率,需根据中低压合缸结构的特点,开发新型结构的过渡段隔板。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隔板难以满足中低压合缸通流性能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设置于中压透平段和低压透平段之间,所述隔板由内环体、外环体以及斜置于内环体和外环体间的静叶片,所述外环体包括第一锥形环体和固定在锥形环体外侧用于卡入汽缸卡槽内的定位环体,所述内环体包括定位所述静叶片以及引导蒸汽流向的第二锥形环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环体位于进汽侧的端部设有沟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环体位于进汽侧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凸台,所述定位环体位于出汽侧的表面为圆弧面。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还包括卡入汽轮机转子内的汽封环体,汽封环体通过连接环体与所述第二锥形环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体的横截面为I形。
优选的,所述外环体的进汽侧和/或出汽侧阵列设有多个加强筋板。
优选的,所述内环体的进汽侧和/或出汽侧阵列设有多个加强筋板。
优选的,所述外环体的进汽侧底部设有与汽缸上卡槽配合的防转块。
优选的,所述外环体和所述内环体均由上下两个半弧通过中间面板连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静叶片的轴向宽度为100mm至260mm。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斜置静叶片引导汽流,解决了汽轮机中低压合缸过渡段落差问题,通流性能优秀;通过上述诸多部分零部件组装焊接形成,零件毛坯单独供应,除静叶片需采用锻造、铸造或机床铣制工艺外,其余零件均可通过钢板卷制或切割拼焊而来,节约了隔板制造工期;由于隔板非整体铸造而成,降低了废品率,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中低压合缸的通流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中低压合缸用的隔板剖视图。
图4.1、4.2显示为所述加强筋板的形状示意图。
图5显示为所述静叶片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所述外环体的上半弧示意图。
图7显示为所述内环体的上半弧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隔板
11 外环体
111第一锥形环体
112定位环体
113凸台
114吊板
115防转块
116动叶汽封环体
117沟槽
118圆弧面
12 内环体
121第二锥形环
123汽封环体
122连接环体
13 静叶片
14 中间面板
15 加强筋板
2叶轮
3汽轮机转子
4汽缸
41 汽缸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擒魔电警棒
- 下一篇:具有键接固持夹的护罩固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