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TCC与DGS技术的SHF波段高性能滤波器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69481.8 | 申请日: | 201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70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心影;周衍芳;戴永胜;陈烨;刘毅;乔冬春;李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3 | 分类号: | H01P1/203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ltcc dgs 技术 shf 波段 性能 滤波器 | ||
1.一种基于LTCC与DGS技术的SHF波段高性能滤波器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刀双掷开关芯片(Switch)、第一微波滤波器(Filter1)和第二微波滤波器(Filter2);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芯片(Switch)包括信号输入端口(RFIn)、第一信号输出端口(RFOut1)、第二信号输出端口(RFOut2)、第一输出选择控制端(V1)、第二输出选择控制端(V2)五个端口;其中第一信号输出端口(RFOut1)与第一微波滤波器(Filter1)的输入端口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口(RFOut2)与第二微波滤波器(Filter2)的输入端口连接;
其中第一微波滤波器(Filter1)与第二微波滤波器(Filter2)均采用缺陷地结构DGS和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所述微波滤波器均包括输入端口、输入引线电感、五级并联谐振单元、输出引线电感、输出端口、两个屏蔽层、Z形级间耦合单元以及两个接地端口;每级谐振单元均由平行放置的上、下两层带状线构成,第二层带状线位于第一层带状线下方,其中第一屏蔽层设置于第二层带状线下方,第二屏蔽层设置于第一层带状线上方;所述输入引线电感、各级谐振单元的第一层带状线、输出引线电感在同一平面上,且各级谐振单元第一层带状线的一端与第一接地端口相连、另一端开路;第二层带状线一端与第二接地端口相连、另一端开路,输入端口通过输入引线电感与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的第一层带状线中部连接,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的第一层带状线中部通过输出引线电感与输出端口连接,Z形级间耦合单元位于各级谐振单元的下方、第一屏蔽层的上方,且Z形级间耦合单元一端与第一接地端口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接地端口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TCC与DGS技术的SHF波段高性能滤波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刀双掷开关芯片(Switch)采用的型号是WKD0016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LTCC与DGS技术的SHF波段高性能滤波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滤波器(Filter1)与第二微波滤波器(Filter2)结构相同,但是尺寸不同,且工作在不同的频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LTCC与DGS技术的SHF波段高性能滤波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滤波器(Filter1)包括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一输入端口(P1)、第一输入引线电感(Lin1)、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1、L12)、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1、L22)、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1、L32)、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1、L42)、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1、L52)、第一输出引线电感(Lout1)、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一输出端口(P2)、两个缺陷地结构的屏蔽层(DGS1、DGS2)、第一Z形级间耦合单元(ZL1)以及两个表贴结构的接地端口(Gnd1和Gnd2);每级谐振单元均由平行放置的上、下两层带状线构成,第二层带状线位于第一层带状线下方,其中第一屏蔽层(DGS1)设置于第二层带状线下方,第二屏蔽层(DGS2)设置于第一层带状线上方;第一级并联谐振单元(L11、L12)由第一层的第一带状线(L11)、第二层的第二带状线(L12)并联而成,第二级并联谐振单元(L21、L22)由第一层的第三带状线(L21)、第二层的第四带状线(L22)并联而成,第三级并联谐振单元(L31、L32)由第一层的第五带状线(L31)、第二层的第六带状线(L32)并联而成,第四级并联谐振单元(L41、L42)由第一层的第七带状线(L41)、第二层的第八带状线(L42)并联而成,第五级并联谐振单元(L51、L52)由第一层的第九带状线(L51)、第二层的第十带状线(L52)并联而成;所述第一输入引线电感(Lin1)、各级谐振单元的第一层带状线、第一输出引线电感(Lout1)在同一平面上,且各级谐振单元第一层带状线(L11、L21、L31、L41、L51)的一端与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连、另一端开路;第二层带状线(L12、L22、L32、L42、L52)一端与第二接地端口(Gnd2)相连、另一端开路,第一输入引线电感(Lin1)一端与第一带状线(L11)的中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输入端口(P1)连接,第一输出引线电感(Lout1)的一端与第九带状线(L51)中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口(P2)连接;第一Z形级间耦合单元(ZL1)位于各级谐振单元的下方、第一屏蔽层(DGS1)的上方,且第一Z形级间耦合单元(ZL1)一端与第一接地端口(Gnd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接地端口(Gnd2)相连;
第二微波滤波器(Filter2)包括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二输入端口(P3)、第二输入引线电感(Lin2)、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13、L14)、第七级并联谐振单元(L23、L24)、第八级并联谐振单元(L33、L34)、第九级并联谐振单元(L43、L44)、第十级并联谐振单元(L53、L54)、第二输出引线电感(Lout2)、表面贴装的50欧姆阻抗第二输出端口(P4)、两个缺陷地结构的屏蔽层(DGS3、DGS4)、第二Z形级间耦合单元(ZL2)以及两个表贴结构的接地端口(Gnd3、Gnd4);其中每级谐振单元均由平行放置的上、下两层带状线构成,第二层带状线位于第一层带状线下方,第三屏蔽层(DGS3)设置于第二层带状线下方,第四屏蔽层(DGS4)设置于第一层带状线上方;第六级并联谐振单元(L13、L14)由第一层的第十一带状线(L13)、第二层的第十二带状线(L14)并联而成,第七级并联谐振单元(L23、L24)由第一层的第十三带状线(L23)、第二层的第十带状线(L24)并联而成,第八级并联谐振单元(L33、L34)由第一层的第十五带状线(L33)、第二层的第十六带状线(L34)并联而成,第九级并联谐振单元(L43、L44)由第一层的第十七带状线(L43)、第二层的第十八带状线(L44)并联而成,第十级并联谐振单元(L53、L54)由第一层的第十九带状线(L53)、第二层的第二十带状线(L54)并联而成;所述第二输入引线电感(Lin2)、各级谐振单元的第一层带状线、第二输出引线电感(Lout2)在同一平面上,且各级谐振单元第一层带状线(L13、L23、L33、L43、L53)的一端与第三接地端口(Gnd3)相连、另一端开路;第二层带状线(L14、L24、L34、L44、L54)一端与第四接地端口(Gnd4)相连、另一端开路,第二输入引线电感(Lin2)一端与第十一带状线(L13)的中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输入端口(P3)连接,第二输出引线电感(Lout2)的一端与第十九带状线(L53)中部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口(P4)连接;第二Z形级间耦合单元(ZL2)位于各级谐振单元的下方、第三屏蔽层(DGS3)的上方,且第二Z形级间耦合单元(ZL2)一端与第三接地端口(Gnd3)相连、另一端与第四接地端口(Gnd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LTCC与DGS技术的SHF波段高性能滤波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波滤波器(Filter1)与第二微波滤波器(Filter2)均采用多层低温共烧陶瓷工艺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694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豆保健茶
- 下一篇:一种全液压轮胎式搬运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