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双输入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0204.9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硕勇;杨芳;李欣欣;黄文峰;夏理;蒋从军;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41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输入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障位能负载特性机械设备正常运行的输入转换装置,尤其适用于供电无法保证或地震多发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
背景技术
输入转换装置是双种不同输入动力驱动机械系统的重要部件,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功能实现及运行的安全性。在位能负载特性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当出现停电事故或电动机出现故障时,必须采取手动或应急输入端操作措施进行位能负载的提升或下降操作,以确保安全。
目前,现有的重要位能负载特性机械设备大多设置有事故备用电源,当发生停电事故时,改由备用电源供电。这种方式能够在正常供电发生停电事故时,保障位能负载特性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出现事故,但无法在备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电动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操作位能负载。
另外,当操作系统发生停电事故时,目前也有采用人力或燃油驱动的方式,操作位能负载特性机械设备的提升或下降。这种方式通常需要配置电力驱动与人力或燃油驱动的双输入转换装置,在机械载荷为位能负载状况时,人力或燃油驱动输入机械必须有锁定功能,以确保人员、设备运行的安全,通常锁定功能通过具有自锁、传动效率低的蜗轮蜗杆传动以及棘轮装置来实现。
由于具有自锁功能的蜗轮蜗杆传动效率低,在位能负载状况一定时,要达到正常的工作速度,要求输入的功率或转矩较大,尤其是人力驱动时,往往超出人力所能负担范围。
棘轮装置一般只能实现单向锁定,即使双向棘轮也不能同时实现双向锁定,还必须通过改变棘爪的位置,进行两个锁定方向之间的切换。这样就会在持续工作位能负载下,存在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 CN203614667U,公开日为 2014-05-2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转换机构,它通过控制输入齿轮与不同输出齿轮啮合,实现方向手动,高低手动之间的切换,切换完成后,具备状态自锁功能,同时提供不同的开关信号。包括转换手柄、拉杆、手轮、过渡齿轮、齿轮A、底盘、输出轴A、压盘、开关安装架、齿轮B、输出轴B、齿轮C、箱体、压簧A、轴套、连接轴及套筒等。该转换机构具有两种啮合状态:啮合状态一:发射装置处于高低手动、方向电动的工况;啮合状态二:发射装置处于方向手动的工况。通过控制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及销自动插入过渡齿轮腰形槽内方式,实现发射装置方向手动与高低手动之间的切换;且微动开关触点均不与转动部件接触,提高开关的使用寿命。
但以上述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转换机构,无法直接适用于对位能负载特性机械设备的输入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或电动机出现故障时,适应位能负载提升或下降操作输入转换,且具有自锁功能,能确保安全运行的输入转换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双输入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主传动输入轴、辅助输入轴和输出轴,安装在壳体中的齿轮离合器、主动轮、从动轮一、从动轮二、超越离合器、从动轮三、伞齿轮、从动轮四和传动轮,所述主传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所述齿轮离合器,左右拨动齿轮离合器使所述述主传动输入轴和输出轴连接或断开,传动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输出轴上,主动轮安装在所述辅助输入轴上,从动轮一经从动轴一安装在壳体内,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一啮合传动,从动轮二经从动轴二安装在壳体内,且超越离合器的两端分别与从动轴一和从动轴二连接,从动轮三经从动轴三安装在壳体内,从动轮二与所述从动轮三啮合传动,伞齿轮和从动轮四经从动轴四安装在壳体内,从动轮三与伞齿轮同轴安装,从动轮四和传动轮啮合传动。
伸入壳体内的主传动输入轴的一端开有内齿孔,传动轮上也开有内齿孔,且所述齿轮离合器通过花键连接在输出轴上,拨动齿轮离合器上的拨动件,使所述齿轮离合器上的外齿轮与所述主传动输入轴上的内齿孔或传动轮上的内齿孔啮合配合。
所述主传动输入轴、辅助输入轴和输出轴均是通过轴承和基座安装壳体上的。
所述主传动输入轴为电机输入轴。
所述辅助输入轴的两端连接有手摇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夹江水工机械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02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