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0452.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27/0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 山东省日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干眼症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常见之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有时眼睛太干,基本泪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泪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泪;较严重者眼睛会红肿、充血、角质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丝状物黏附,这种损伤日久则可造成角结膜病变,并会影响视力。最近研究认为,眼表面的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改变等是干眼症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明了。病因可分为以下四类:1.水液层泪腺泪液分泌不足:是最常见的干眼角度原因;先天性无泪腺、老年性泪腺功能降低或是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造成泪腺发炎、外伤、感染、自律神经失调,长期点某些眼药水或服用某些药物都会造成泪液分泌不足;长期戴隐形眼镜者。2、油脂层分泌不足:由于眼睑疾病造成睑板腺功能不良。3、粘蛋白层分泌不足:缺乏维生素A1者、慢性结膜炎、化学性灼伤等。4、泪液过度蒸发、泪膜分布不均匀:眼睑疾病造成眼睑闭合不良、眨眼次数减少、长时间停留在冷气房或户外强风燥热的环境中。
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屏手机、电脑、液晶电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办公室一族,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电脑显示屏对人的眼睛造成很大的伤害,干眼症是常见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约有三千万人患有程度不等的干眼症,调查证实,每天在电脑前工作3小时以上以及长时间戴隐形眼镜的人中,90%的人都患有干眼症。
干眼病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若是因为眼睑暴露导致的泪液过度蒸发型干眼,应根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的手术时机进行眼睑的重建。西医主要是采用人工泪液、接触镜、泪点封闭、堵塞泪小管及腮腺移植术治疗干眼症,其中,人工泪液最常用,人工泪液是一种模仿人体泪液,能够对正常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消除眼部不适,治疗干眼症,缓解由干眼症引发的其他眼病的眼保健品。但人工泪液对干眼症并未起到治疗作用,患者需要长期使用人工泪液,才能缓解患者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干眼症具有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安全方便,副作用小,不易复发的特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治疗干眼症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一种治疗干眼症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明选择枸杞子、白芍、桑白皮、地骨皮、苦杏仁、淡竹叶、陈皮、半夏、泽泻、龙胆草、麦冬、牡丹皮、玄参、黄芩、茯苓、通草、菊花、蝉蜕、乌梅、旋复花、石斛、玉竹、防风、荆芥、生甘草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清热燥湿、清肝明目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干眼症。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 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功效: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1、B1、B2、C等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故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
白芍: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根。性味:凉,苦酸,微寒。功效:补血柔肝、平肝止痛,敛阴收汗。研究表明:白芍中含有的芍药甙有抗菌、解热、抗炎、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改善心肌营养血流、扩张血管、对抗急性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镇静、镇痛、解痉、抗溃疡、调节血糖的作用。白芍煎剂能抑制痢疾杆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等。本品能养肝血、敛肝阴、抑肝阳、疏肝气,又能缓挛急、止疼痛,为治疗肝经各种疼痛之良药。《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本经》芍药,虽未分别赤白,二者各有所主。然寻绎其主治诸病,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恣横,则白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未经陈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0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