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添加剂的鉴定剂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1103.3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0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柳青;潘昌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61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添加剂 鉴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添加剂,具体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的鉴定剂。
背景技术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5部门日前发布公告,调整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从2015年7月1日起,馒头、发糕等面制品(油炸面制品、挂浆用的面糊、裹粉、煎炸粉除外)不得添加硫酸铝钾(钾明矾)和硫酸铝铵(铵明矾)。目前,以明矾为代表的含铝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应用广泛。铝含量较高的食品有海蜇、油条、粉条、麻花、馒头等。铝的主要毒性表现在神经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没有致癌性。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吃进去的铝按平均值算,低于国际组织提出的参考值。其中,馒头、油条和面条等面制品是铝的主要来源,7—14岁儿童吃进去的铝主要来自膨化食品。
一般来说,公众可通过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是否添加了含铝食品添加剂。尽管如此,很多食品是没有标注的,公众对此更是无从知晓,因此,如何鉴定馒头、面条等食品中是否含有铝添加剂,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品添加剂的鉴定剂,能够快速检测出馒头、面条中是否含有铝添加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食品添加剂的鉴定剂,其特征是所述鉴定剂包含A剂、B剂和C剂,所述A剂的质量配比:乙酸-乙酸钠溶液:0.2g/L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溶液:10g/L 抗坏血酸溶液=8:2:1;
所述B剂为:50mg 铬天青S,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所述C剂为:1%硫酸溶液;
所述A剂:B剂:C剂体积比为10:2:25。
所述乙酸-乙酸钠溶液为:取34g 乙酸钠溶于450mL 水中,加2.6ml 冰醋酸,调pH 至5.5,用水稀释至500mL。
本发明在使用时,将馒头或者面条碾碎,取5g放入容器中,加入C剂50ml,然后沸水浴5min后静置,5min后取上清液2mL 于比色管中,加A剂20mL,摇匀,再加B剂4mL,加水稀释至50mL,放置20min后,观察颜色;如果呈红色,则不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果呈紫红至蓝色,则含有铝食品添加剂。
采用本发明的食品添加剂的鉴定剂来鉴定馒头或者面条中是否含有铝添加剂,方便、快捷,操作简单,非常适合家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食品添加剂的鉴定剂,包含A剂、B剂和C剂;
所述A剂的质量配比:乙酸-乙酸钠溶液:0.2g/L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溶液:10g/L 抗坏血酸溶液=8:2:1; 所述乙酸-乙酸钠溶液为:取34g 乙酸钠溶于450mL 水中,加2.6ml 冰醋酸,调pH 至5.5,用水稀释至500mL;
所述B剂为:50mg 铬天青S,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所述C剂为:1%硫酸溶液;
所述A剂:B剂:C剂体积比为10:2:25。
使用时,将馒头碾碎,取5g放入容器中,加入C剂50ml,然后沸水浴5min后静置,5min后取上清液2mL 于比色管中,加A剂20mL,摇匀,再加B剂4mL,加水稀释至50mL,放置20min后,观察颜色;如果呈红色,则不含铝食品添加剂,如果呈紫红至蓝色,则含有铝食品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黄平靓鸥桑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1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信号传输检测头
- 下一篇:自动多通道类流式图像荧光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