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1766.5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0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美琼;李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七 线虫病 防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属于植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三七根结线虫病主要发生在植株根部,以侧根和须根最易受害,地上部分也能表现明显症状。根部危害,一是直接的机械损伤,破坏寄主表皮细胞;二是以吻针刺伤寄主,分泌唾液,破坏寄主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而产生病变,使根部产生变形或使植株内部组织受到破坏。根系受害后形成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瘤状根结,有的呈现串珠状发生,初为白色,质地柔软,后期变为淡褐色,表面有龟裂。发病后根系吸收、输送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下降,形成弱苗,影响产量;重病株地上部分表现营养不良,植株大小不一,不整齐,多矮、瘦弱、生长缓慢,中午萎蔫,早晚恢复,严重者全株枯死;叶片小、叶色变浅、变黄、似缺素症;落花落果,果实小而畸形。
生物学特性
根结线虫完整生活史需经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田间以卵或其它虫态在土壤中越冬,在土壤内无寄主植物存在的条件下,可存活3年之久。气温达10℃以上时,卵可孵化,幼虫多在土层5~30cm处活动。根结线虫在温室一年发生10代左右,每个雌虫产卵300~800粒。温度25~30℃时,25天可完成一个世代,适宜土壤湿度40%~70%,适宜土壤酸碱度PH4~8。土温高于40℃或低于10℃很少活动,致死温度55℃,10分钟。二龄幼虫为根结线虫的侵染龄,通常由植物的根尖侵入,通过挤压细胞壁间的空隙在细胞间运动,完成对植物的侵染,并刺激寄主细胞加速分裂,使受害部位形成根瘤或根结。
幼虫为移动性内寄生,雌虫固定内寄生。二龄幼虫穿刺侵入寄主植物根部,在维管束附近形成取食位点,其头区周围细胞融合形成巨型细胞。经过3次蜕皮发育为雌虫,固定于根内取食。通常雌虫进行孤雌生殖。据试验报道,南方根结线虫在28℃条件下,在烟草上完成一个生活史需30天;20℃条件下在番茄上需57~59天。另据报道,该线虫还与多种镰刀菌相互作用,形成棉花、烟草、番茄、苜蓿的复合病害,还与寄生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a var.nicotin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等作用,形成复合病害,加重作物损失。
病因原理
Me10idogyne incognita(Kofoid et White)Chitwood称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雌雄异体。幼虫呈细长蠕虫状。雄成虫线状,尾端稍圆,无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毫米。雌成虫梨形,多埋藏在寄主组织内,大小0.44~1.59×0.26~0.81毫米。该种雌虫会阴区图纹近似圆形,弓部低而圆,背扇近中央和两侧的环纹略呈锯齿状,肛门附近的角质层向内折迭形成一条明显的折纹和肛门上方有许多短的线纹等特征与本属已记载的其他根结线虫的会阴区图纹显著不同。此外,具有比一般根结线虫较长的侵袭期幼虫。雌虫、雄虫和幼虫的口斜较长;背食道腺开口离口斜基部球较远;雌虫排泄孔位置偏后等与近似种M.incognita不同。卵囊通常为褐色,表面粗糙,常附着许多细小的砂粒。
传播途径
根结线虫在土壤中活动范围很小,一年内移动距离不超过1米。因此,初侵染源主要是病土、病苗及灌溉水。线虫远距离的移动和传播,通常是借助于流水、风、病土搬迁和农机具沾带的病残体和病土、带病的种子和其他营养材料以及各项农事活动完成。
发病条件
土壤湿度是影响孵化和繁殖的重要条件,雨季有利于线虫的孵化和侵染,但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适宜土壤pH4-8,地势高哨、土壤质地疏松、盐分低的条件适宜线虫活动,有利发病,一般砂土较粘土发病重,连作地发病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解决了现有三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单一,不能有效的防治三七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态治理:
①施用地福来微生物肥;
②施用沃益多微生物肥;
2)农业防治:
选择无线虫发生史的田块作参田,同葱、蒜或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
3)物理防治:
及时清除病株或病根,集中销毁,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冬春防止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
4)生物控制:
增施花椒饼肥,有效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量;
5)生物防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天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7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锈病防治方法
- 下一篇:双层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