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溶胶结合湿式喷射料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1955.2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6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谢大勇;彭云涛;方昌荣;彭艳;程水明;项冰;刘会永;熊继全;丛培源;代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溶胶 结合 喷射 | ||
本发明属于不定形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溶胶结合湿式喷射料。一种硅溶胶结合湿式喷射料,其特征在于由主原料和外加组份组成;主原料及质量百分数为:颗粒料50%~70%,粉料25%~40%,氧化铝微粉5%~10%,上述各主原料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外加组份及其所占上述主原料总质量的质量百分数为:缓凝剂0.4%~1.0%,分散剂0.6%~1.5%,促凝剂0.5%~1.2%,硅溶胶10%~14%。该喷射料具有粘附性好、回弹率低、无模具连续施工厚度大、能快速烘烤,且中温强度高、耐磨、热震稳定性好、施工性能佳的优点。适用于高炉炉身区域内衬快速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不定形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溶胶结合湿式喷射料,用于高炉炉身区域内衬快速修复。
背景技术
高炉炉身区域为炼铁物料反应区域,该区域温度波动范围400℃~1200℃,炉衬受到多种形式的破坏。包括物料下降的磨损,热气流的冲刷,物料反应产生的有害元素的侵蚀等。炉身上部温度为400℃~800℃,主要承受炉料冲击、碰撞,炉尘、气流上升的冲刷,碱金属的侵蚀和碳沉积以及温度应力的破坏。该部位多采用高铝砖、刚玉-莫来石砖等。炉身下部属于软熔带波动区。伴随着高炉冶炼过程的进行,该区域的热负荷和温度变化剧烈(800℃~1200℃),大量低熔物、炽热炉料、粉尘、碱金属蒸气等都加剧了炉衬的侵蚀、磨损和破坏。在高炉的一代炉役过程中,炉衬的破坏会导致冷却壁烧损、炉壳发红甚至烧穿。故该部位炉衬采用抗渣性好、强度高、耐磨性好、热震稳定性优良的刚玉砖、刚玉-莫来石砖等。
传统的高炉中修、大修工艺是拆除炉衬并重新砌筑,该工艺费用高、工期长,尤其中修尤为突出。随着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发展,浇注料、喷涂料应运而生。浇注料施工相对简单、工期缩短,但由于模具支设和振动施工困难,难以适用于该部位的维修。干法和半干法喷涂工艺由于喷涂料和水或结合剂不能预先混合均匀,故存在以下缺陷:1、喷涂料中的减水剂无法与水或结合剂充分反应,减水效果不理想导致加液量大;2、喷涂层为液体和料交替层叠的堆积层,很难形成性能均质体而易产生层状剥落;3、施工过程中大颗粒料反弹、细粉料飞散,原颗粒级配设计被破坏;4、临界粒度小,喷涂层强度低,热震稳定性差;5、粉尘挥扬,施工环境差。上述缺陷限制了干法和半干法喷涂工艺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该部位多采用铝酸盐水泥结合的铝硅系材料。根据铝酸盐水泥的硬化机理,水泥的加入在不同温度阶段会对炉衬产生以下影响:1、施工完毕后的炉衬需要按特定的烘炉制度养护,周期长。从室温加热到100℃,水泥中最初形成的水化物转化成稳定的水化物AH3和C3AH6并释放出游离水;在100℃到300℃~350℃之间,AH3和C3AH6分解成非晶相的无水残余物和水蒸气。这期间如果升温速度过快,炉衬内的水蒸气无法立即排出,会在炉衬内积聚产生蒸汽压力,造成炉衬开裂。2、当温度升高至800℃~1000℃左右时,水泥中的铝酸钙水化物在脱水和分解过程中,水合键被破坏;同时由低密度水化物转化为高密度水化物,摩尔体积缩小、空隙增大,导致该工作温度下的炉衬结构强度偏低、热震稳定性差、易受碱金属和渣等的侵蚀。
目前,尚无成功解决上述技术难题的可用技术方案和适用于上述条件的粘附性好、回弹率低、能快速烘烤,中温强度高、耐磨、热震稳定性好、施工性能佳的喷射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炉炉身区域内衬快速修复的硅溶胶结合湿式喷射料。该喷射料具有粘附性好、回弹率低、无模具连续施工厚度大、能快速烘烤,且中温强度高、耐磨、热震稳定性好、施工性能佳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溶胶结合湿式喷射料,其特征在于由主原料和外加组份组成;
主原料及质量百分数为:
颗粒料 5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19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