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易于操作的数字配线架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4068.0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2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毛晟竹;杨俊;郑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普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4 | 分类号: | H04Q1/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于 操作 数字配线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易于操作的数字配线架。
背景技术
在通信机房中,通常需要使用数字配线架来实现数字复用设备之间、数字复用设备及程控交换设备或非话业务设备之间的配线连接。除了实现配线连接,数字配线架还具有电路调度、转接和测试功能。数字配线架有8系统、10系统、16系统、20系统等,在数字通信中越来越有优越性,它能使数字通信设备的数字码流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从速率2 Mb/s~155 Mb/s信号的输入、输出都可终接在DDF架上,这为配线、调线、转接、扩容都带来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现有的配线架,其包括架体、设置在架体上的单元板和控制单元板转动的翻转装置。现有的翻转结构,其结构复杂,不便于操作;且在对单元板进行翻转时,易对单元板上的电子元件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操作的数字配线架,其易于操作且翻转时不会对电子元件造成破坏。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易于操作的数字配线架,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多层单元板,所述的单元板上设置有翻转装置,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设置在单元板两端的用于控制单元板水平移动及转动的转动轴和用于对转动轴进行固定的止动装置,所述的单元板上设置有多对连接孔,所述的单元板表面设置有元器件保护层,所述的元器件保护层上设置有散热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元器件保护层为透明的塑胶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元器件保护层通过卡件卡在单元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散热孔位于非连接孔区域。
作为优选,所述的止动装置包括控制转动轴转动的手柄和用于固定手柄以限制转动轴转动的止动片的止动环,所述的止动环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的转动轴位于止动环内。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翻转机构,其直接利于转动轴的转动带动单元板翻转,其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且单元板上设置有元器件保护层,在翻转时对元器件进行保护,避免对电子元件造成破坏,且元器件保护层上散热孔有助于散热,保证电器件的正常使用。
2、本发明的元器件保护层采用透明的塑料板,其价格低廉,且便于随时对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情况进行观测。
3、本发明的元器件保护层通过卡件卡接在单元板上,便于取下,单元板的检修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架体;2、单元板;3、连接孔;4、连接孔;5、转动轴;6、手柄;7、止动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于操作的数字配线架,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多层单元板2,所述的单元板2上设置有翻转装置4,所述的翻转装置包括设置在单元板2两端的用于控制单元板2水平移动及转动的转动轴5和用于对转动轴5进行固定的止动装置,所述的单元板2上设置有多对连接孔3,所述的单元板2表面设置有元器件保护层,所述的元器件保护层上设置有散热孔。
在本发明中,翻转装置通过转动轴的转动实现,其结构简单。单元板转动到一定的角度时才便于检修,故转动轴带动单元板转到一定角度,利于止动装置将转动轴固定,避免其晃动,便于检修。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的一种易于操作的数字配线架,为了使元器件保护层不影响对电子元器件的工作状况的观测,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了优化,即所述的元器件保护层为透明的塑胶板。
在对单元板进行检修时,便于将元器件保护层取下,所述的元器件保护层通过卡件卡在单元板2上。卡件可采用截面为“U”型的结构,设在元器件保护层的两侧,且卡在单元板的两侧,便于安放。
为了增强散热效果,散热孔可设置的足够大,但当散热孔设置的过大时,不能很好的对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故将散热孔设置在非连接孔区域。非连接孔区域即指元器件保护层与连接孔非对应处。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普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普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4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