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祛疤修复喷膜剂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4069.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3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自强;周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吉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38/48;A61K47/34;A61K47/36;A61P31/02;A61P17/02;A61K3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34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修复 喷膜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损伤和修复的温度敏感喷雾成膜凝胶的组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皮肤碰擦伤、浅Ⅰ°、浅Ⅱ°烧伤、糖尿病诱发的皮肤溃疡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浅表性皮肤损伤,通常会导致患部出血、疼痛、感染、愈合难、色素沉积、留下疤痕等问题。此外,在浅表性皮肤损伤中,神经末梢暴露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患部会产生剧烈得疼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创面如果有出血情况并且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也将给其他对症治疗带来不利的影响。目前治疗浅表性皮肤损伤的外用药物例如磺胺嘧啶银、聚维酮碘软膏、云南白药等均为单一功效(抗感染或止痛)的制剂,难以满足治疗需求。因此十分迫切要求开发一类兼具隔离、止血、镇痛、促愈合、抗感染、防止色素沉积及疤痕形成的多重功效外用制剂以提高创伤患者的救治率和生活质量。
止血是创伤救治和治疗中的首要环节,对于病人后续的创伤治疗、恢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止血技术已由过去单纯的器械止血措施发展为现代外科条件下的纷繁复杂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介入性止血措施、理化止血措施和外用止血药物等几种。
在皮肤损伤中,通常使用凝血药物进行止血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物质或药物包括凝血酶类(凝血酶、蛇毒血凝酶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包括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及少量血浆蛋白)、促凝血因子活化药(维生素K1及鱼精蛋白等)、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氨甲环酸、氨甲苯酸、氨基乙酸等)及纤维蛋白原等,这些凝血物质的作用特点是作用机制明确,能够作用于凝血过程的各个环节,凝血效果强大,能够在较低浓度下产生很强的凝血效果。其中凝血酶是一种局部应用的速效止血剂,可用于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血的局部止血、外伤出血及口服给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过程中最后一步,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凝血因子Ⅰ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加速血液凝固,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但作为一种酶类药物,凝血酶与大多数酶一样,稳定性较差,易失活。酶固定化技术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连接在一定的固相载体上成为固定化酶,目的在于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凝血酶的固化载体,将其制备成一种固化凝血酶,提高了凝血酶稳定性和凝血活性、拓展了其应用范围。
壳聚糖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一般脱乙酰度为50%以上。壳聚糖是一种功能性生物高分子材料,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普通壳聚糖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可溶于稀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不溶于稀硫酸、磷酸。在稀酸中壳聚糖主链也会缓慢降解,溶液的粘度逐渐降低。壳聚糖的侧链上有众多的氨基,侧链上接枝亲水基团可以增加壳聚糖的水溶性如羧甲基壳聚糖就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我们选择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固定凝血酶的载体,是基于其优良的性质,羧甲基壳聚糖本身也具有一定凝血作用,主要是通过红细胞聚集效应实现。除此之外,羧甲基壳聚糖还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于防止皮肤创口的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另外,羧甲基壳聚糖还能促进伤口愈合,而且愈合后的创面与正常组织相似,不形成疤痕。
本发明以羧甲基壳聚糖作为凝血酶载体,以化学结合法的原理是加入双官团试剂戊二醛,戊二醛分别与壳聚糖和凝血酶的氨基反应形成共价键,将凝血酶与壳聚糖结合,提高了凝血酶的稳定性和凝血活性,同时又兼具壳聚糖凝血与抗菌的协同作用。
目前用于治疗伤口及皮肤损伤创面的药物制剂大部分为粉剂或者膏剂,使用不方便且需要包扎;粉剂或者膏剂接触血液或者其他组织渗出液后容易板结变硬,造成患者伤口的不适感,膏剂使用时透气性较差,疗效不理想。随着新材料的涌现和医疗界对伤口及皮肤疾患康复过程的更深入了解,一些治疗皮肤损伤的新型药物制剂如喷膜不断得到市场的认可。喷膜剂使用方便,防水性与透气性兼具,疗效理想。但同样现有的喷膜剂功效比较单一,性能不够优越,是可以进行改进与创新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吉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吉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40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