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感兴趣区域和GrowCut算法的3D自动脑胶质瘤分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4494.4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4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余锦华;季春红;史之峰;陈亮;汪源源;毛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感兴趣 区域 growcut 算法 动脑 胶质 分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感兴趣区域GrowCut算法的3D自动脑胶质瘤分割方法。
背景技术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化疗是目前治疗脑胶质瘤的标准方案。其中手术切除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有决定性作用,特别是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已经成为世界神经外科的共识。磁共振(MRI)导航能够有效指导脑胶质瘤的手术开展,提高脑胶质瘤的切除程度,特别是T2-Flair序列影像,基于这一部分进行脑肿瘤的分割,对于术前计算肿瘤体积、术后判断肿瘤复发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此外,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推动了脑胶质瘤分子病理的发展,基于影像学的分子水平判断有助于指导患者个体化诊疗,利用MRIT2-flair图像进行脑胶质瘤的分割,也是后续配准、特征提取、分类和病理脑图集重建[7]的基础和关键步骤。
由于脑胶质瘤的位置、形状和图像强度多样,且大脑具有复杂的结构,如灰质、白质和脑脊液等,准确和快速的分割成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人工标定脑胶质瘤,需要在连续的横断面图像上进行标注,非常耗时,并且依赖于使用者的经验。现有的半自动的方法,如水平集[7]和对称性分析方法,需要先验的关于脑胶质瘤大体位置的知识。全自动的方法,如部分区域生长、分水岭,是基于半监督替代机制实现准确分割的。基于脑图集的方法,在分割脑胶质瘤横跨正中矢状面时失效。
针对分割的难点以及半自动和自动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感兴趣区域和GrowCut算法的3D自动脑胶质瘤分割的方法。它不需要关于脑胶质瘤位置的先验知识,即使脑胶质瘤横跨正中矢状面,也能够进行准确分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分割准确、快速的自动分割脑胶质瘤的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自动分割脑胶质瘤的方法,是结合感兴趣区域和GrowCut算法的3D自动脑胶质瘤分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2DBoundingBox方法拓展到3D,寻找感兴趣区域,用长方体限定脑胶质瘤的大概位置;
2、利用反射对称性检测方法,检验步骤(1)得到的结果,并修正Boundingbox方法在检测脑胶质瘤横跨正中矢状面时的结果,得到更加准确的感兴趣区域;
3、将感兴趣区域用于3DGrowCut方法中,进行种子点的自动设置,通过扩散种子点得到脑胶质瘤的边界。
本发明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1)首先利用自动全局阈值的方法检测脑轮廓,并用椭球进行拟合;旋转图像,使椭球的短轴与图像x轴重合,再裁剪椭球外黑色背景区域,使整个大脑图像分为左右两个对称的长方体;
(2)将左右两个长方体分别看作测试图像(I)和参考图像(R),首先计算z轴方向的得分函数:
(1)
其中,l是沿着z轴方向从上到下的扫描线,T(l)和B(l)是被扫描线分成的上下两个子长方体;PIT(l)是图像I在区域T(l)上的归一化强度直方图,PRT(l),PIB(l),和PRB(l)也有相似的定义,分别是图像R在区域T(l)上的归一化强度直方图,图像I在区域B(l)上的归一化强度直方图,图像R在区域B(l)上的归一化强度直方图;BC代表归一化两个直方图间的Bhattacharya系数,用来测量两者的相似性,定义如下:
(2)
(3)
当两个直方图相同时,BC等于1;当两直方图完全不同时,BC等于0;
找到得分函数的连续区间内的最大和最小值,即对应脑胶质瘤在z轴方向的上下边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4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