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修饰纳米纤维素衍生物的开管毛细管柱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5386.9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0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董树清;孙亚明;毕青;王利涛;张霞;张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B01D15/22;B01J20/30;B01J20/285;B01J20/291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 代理人: | 方晓佳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修饰 纳米 纤维素 衍生物 毛细管 及其 应用 | ||
1.一种表面修饰纳米纤维素衍生物的开管毛细管柱,其特征在于该毛细管柱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微晶纤维素用64%的浓硫酸水解,然后离心除去未水解纤维素,得到纳米纤维素,冷冻干燥;采用6位保护的方法在纳米纤维素上修饰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制得纳米纤维素衍生物;
2)将毛细管依次用0.1mol/L的NaOH、蒸馏水、0.1mol/L的HCl、蒸馏水进行活化处理;
3)将处理好的毛细管固定在泵头上,在0.1~1.0 mL/min流速下,首先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动态通入毛细管中,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毛细管内壁,然后利用N2吹扫出多余的表面活性剂;将步骤1)所得纳米纤维素衍生物溶解于吡啶中加入到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中,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4小时后,溶液呈溶胶状,利用真空泵将其注入毛细管内,用吡啶冲洗去除毛细管通道内多余的残留溶胶,最后将毛细管放置在真空干燥箱内在50~100℃下使其凝胶,即得修饰了纳米纤维素衍生物的开管毛细管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N,N,N-三甲基-1-十四烷基溴化铵或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细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5~50 mol/L。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开管毛细管柱在氨基酸手性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53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