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6061.2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74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峰;刘启会;张娜;房永征;侯京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81 | 分类号: | C09K11/81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磷酸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发光材料,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白光发光二极管的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WLEDs) 以其寿命长、能耗低、无污染、效率高、体积小等显著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被称为新一代照明光源。
目前,实现白光LED主要方案是荧光转换技术,该技术有三种实现方式:(1)蓝光LED+能被蓝光LED有效激发的黄色荧光粉;(2)蓝光LED+能被蓝光LED有效激发的红色/绿色荧光粉;(3)紫外/近紫外LED+能被近紫外/紫外LED有效激发的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
由于人眼对近紫外光不敏感,合成白光LED的颜色只由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决定,因此颜色稳定,显色指数高,研制能被近紫外/紫外LED有效激发的三基色荧光粉有着重要意义,也已成为当前固态照明的研究重点。蓝、绿色荧光粉一方面可以用来制备纯蓝、绿光LED,即采用LED芯片与蓝、绿色荧光粉封装得到蓝光、绿光;另一方面可用来组成白光LED三基质中的蓝、绿色部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这种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蓝、绿荧光粉发光亮度低、物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种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其通式为Na3Y2(1-x-y)(PO4)3: xCe3+,yTb3+,其中0≤x≤0.2,0≤y≤0.2,x,y不同时为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按照摩尔比称取碳酸钠或者氯化钠、氧化钇、磷酸铵盐、氧化铈、七氧化四铽,将碳酸钠或者氯化钠、氧化钇、磷酸铵盐、氧化铈、七氧化四铽混合后进行研磨,研磨10-30min,然后加入酒精或者丙酮,再次研磨40-60min后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装入刚玉坩埚内,置于高温炉中,在温度为1100-1300℃的CO气氛或氮氢混合气氛下烧结10-18个小时,自然冷却,研磨即得到铈、铽单/共掺杂的磷酸钇钠荧光粉。
本发明的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单掺Ce3+时发蓝光,单掺Tb3+时发绿光,Ce3+和Tb3+共掺时发绿光,且由于共掺时Ce3+→Tb3+的能量转移其绿光强度比单掺Tb3+时强。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本发明以Ce3+、Tb3+离子为激活剂制备了一种新型蓝、绿光荧光粉,它能有效的被紫外光激发而分别在350-450nm和350-650nm发出较强的蓝光和绿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Na3Y1.94(PO4)3: 0.02Ce3+,0.1Tb3+的发射光谱。
图2为本发明的Na3Y1.94(PO4)3: 0.02Ce3+、Na3Y1.4(PO4)3: 0.3Tb3+、Na3Y1.94(PO4)3: 0.02Ce3+,0.1Tb3+的色度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备Na3Y1.98(PO4)3: 0.1Ce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6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