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F6密度继电器压力触点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6194.X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4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顺;袁传镇;何荣涛;汤娅美;苏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f6 密度 继电器 压力 触点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F6密度继电器压力触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力开关领域,SF6(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为该领域中的重要保护和控制元件,为保证电力开关运行可靠性,须经常监视电力开关中SF6气体的压力,需在电力开关中安装SF6密度继电器,以检测电力开关中SF6气体密度的变化。
当电力开关中的SF6气体压力达到闭锁压力时,SF6密度继电器的闭锁触点动作闭合,并发出提示信息;当电力开关中的SF6气体压力达到报警压力(SF6气体压力过低)时,SF6密度继电器的报警触点动作闭合,并发出提示信息。
因此,SF6密度继电器产品出厂时需检测在规定报警与闭锁压力下,其报警与闭锁触点的动作是否符合产品性能要求。现有技术中,对SF6密度继电器报警与闭锁触点的动作性能检测通常单个进行,检测效率低下,然而,SF6密度继电器使用量大,所述检测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同时,现有技术检测SF6密度继电器报警与闭锁触点的动作性能,通常使用SF6气体,使用SF6气体回收困难,成本较高且不环保。
有鉴于此,急需有一种既能准确又灵活方便、环保又成本低、检测效率高效又能重复再现检测结果的检测装置,以满足大量生产检测需求,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成本,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F6密度继电器压力触点检测装置,以提高检测效率,可重复再现检测结果,降低检测成本。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
一种SF6密度继电器压力触点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架体、压力气源、校准表和气压调节机构;多个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安装在检测架体上,压力气源通过管道先与校准表连接后,分别与多个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连接,再与气压调节机构连接;每一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的报警触点和报警压力指示灯连接,而每一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的闭锁触点和闭锁压力指示灯连接,报警压力指示灯和闭锁压力指示灯分别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压力气源包括气瓶、减压阀及充气管,减压阀一端与气瓶连接,减压阀另一端与校准表输入端连接,校准表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与多个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连接后,连接气压调节机构。
进一步,气瓶中的气源为N2、或者为O2。
进一步,气压调节机构包括气缸、传动丝杆和传动螺母;气缸安装在检测架体上,与压力气源管道连接,气缸活塞与传动丝杆连接,传动丝杆螺接在传动螺母中,而传动螺母固定在检测架体上。
进一步,传动丝杆一端与气缸活塞连接,传动丝杆另一端设置转动手柄。
进一步,校准表的连接管道上以及与气压调节机构连接的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的连接管道上分别安装有三通自封阀,其它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的管道上分别安装有自封阀。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压力气源通过管道为多个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提供气体压力,而气压调节机构调节多个待检测SF6密度继电器不同的气体压力值,并与校准表校准,调节不同的气体压力值,分别检测不同SF6密度继电器对应的报警压力指示灯和闭锁压力指示灯是否点亮,以判断SF6密度继电器的报警触点与闭锁触点的动作性能。
因此,本发明在检测SF6密度继电器的报警触点与闭锁触点的动作性能时,一次可以检测多个,检测效率高效,且通过气体压力值与校准表进行比对,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通过气压调节机构调节不同的气体压力值,且可以重复调节,使得检测结果能够重复再现;压力气源可以使用N2或者为O2,无需使用SF6气体,节省检测成本,且较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检测架体1 压力气源2
气瓶21 减压阀22
充气管23 校准表3
气压调节机构4 气缸41
传动丝杆42 传动螺母43
转动手柄44 SF6密度继电器5
报警压力指示灯51 闭锁压力指示灯52
管道6 电源7
三通自封阀81 自封阀82。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61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