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6702.4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2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光;苏立;唐戢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轮 发电 机组 接力 反应时间 常数 测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轮发电机组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调峰调频的重要作用,水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保证电厂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进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因而必须建立水轮机及调节系统的仿真模型,使仿真模型与实际设备相吻合,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计算与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在建立水轮机及调节系统的仿真模型过程中,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是建模过程中的重要参数,而目前一般的调速器试验则无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测量,这样无法使仿真模型与实际设备相吻合,大大的影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的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水电机组调速器试验无法对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进行有效测量,使得水轮机及调节系统的仿真模型与实际设备不相吻合,影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的精确性等问题。
本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它包括:
步骤1、确定安全操作条件;
步骤2、模拟调速器并网运行并设为自动运行方式;
步骤3、将调速器的比例环节放大倍数KP设置为最大值,积分环节放大倍数KI为最小值,微分环节放大倍数KD为最小值,设置永态转差系数为0;
步骤4、设置水轮机调速器的人工转速死区为0,人工开度死区为0;
步骤5、确定主配关方向位移最小值、主配开方向最大值位移、导叶开度最小值、导叶开度最大值和主配中间位置;
步骤6、将导叶开度反馈信号修改为一固定数值;
步骤7、确定主配位移和导叶开度变化曲线;
步骤8、拟合曲线;
步骤9、通过拟合曲线计算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
步骤1所述的确定安全操作条件它包括确定水轮机引水隧洞进水口工作闸门落下,工作闸门操作油源关闭,蜗壳排水无水压,并将水轮机调速器操作油源打开,接力器锁锭拔出。
步骤2所述的模拟调速器并网运行,其模拟方法为:在调速器上短接机组主开关“闭合”信号线。
步骤5所述数值的确定方法为:投入紧急停机电磁阀,记录主配关方向位移最小值,水轮机导叶开度最小值;通过调速器给定水轮机导叶开度100%,记录主配开方向最大值位移及水轮机导叶开度最大值;复位紧急停机电磁阀,待导叶开度达到稳定状态后,记录主配中间位置。
步骤7所述主配位移和导叶开度变化曲线的确定方法为:通过控制装置向电液转换环节输出阶跃信号,同时通过记录仪记录在主接力器速度稳定时的主配位移和导叶开度变化曲线;增加阶跃信号值,记录各个阶跃信号值对应的主配位移和导叶开度变化曲线,最终使主配位移达到开关方向的最大位移。
步骤8所述拟合曲线方法为:根据记录的主配位移和导叶开度变化曲线,以主接力器移动速度做为Y轴,以主配位移的相对位移做为X轴,拟合曲线;
步骤9所述的通过拟合曲线计算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的方法为:通过一次方程对曲线进行拟合得到公式,即可计算出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测出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反映了主配位移与主接力器速度之间关系,是水轮发电机组原动机与调节系统模型中执行机构环节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对因系统频率变化的主接力器动作的精确仿真至关重要,如该参数不准确,可造成原动机仿真输出有功功率出现较大偏差,最终对整个系统仿真造成较大影响。通过本发明可以准确测量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便于实现调速系统精确建模及仿真。通过本发明提高了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的精确性,为构建智能电网,实现智能电网电源点精确建模仿真提供重要依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水电机组调速器试验无法对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进行有效测量,使得水轮机及调节系统的仿真模型与实际设备不相吻合,影响了电力系统稳定性计算的精确性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拟合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6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霍尔传感器的外围通用电路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具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