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锡钛酸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7085.X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樊慧庆;董广志;任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468 | 分类号: | C04B35/46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酸钡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陶瓷,特别是涉及一种锡钛酸钡陶瓷。还涉及这种锡钛酸钡陶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铁电移相器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室温附近介电常数适中,介电损耗小,调谐率大的调谐材料,钛酸钡系列固溶体被认为是合适的候选对象。纯钛酸钡在室温附近介电损耗较大,调谐率较小,经过掺杂后,介电损耗明显下降,但其调谐率同时也下降。
文献“B.Su and T.W.Button,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Mg-doped barium strontium titanate ceramic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95(3),2004,1382-1385”公开了一种陶瓷的制备方法,通过在Ba0.8Sr0.2TiO3陶瓷中掺入一定浓度的镁降低了陶瓷的介电损耗,但样品的调谐率较低,15kV/cm的电场下,调谐率均小于2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制备的钛酸钡陶瓷调谐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锡钛酸钡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锡钛酸钡陶瓷依照配方BaTi1-xSnxO3制备而成。制备方法是依照配方BaTi1-xSnxO3调整锡取代钛酸钡陶瓷的配比,采用固相烧结技术,以碳酸钡、氧化锡和氧化钛为原料,在经过混合球磨、低温预烧和高温烧结过程之后,制备得到具有介电可调性能的锡钛酸钡陶瓷。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锡钛酸钡陶瓷在15kV/cm电场下调谐率最高可达69.1%,显著高于背景技术中的2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锡钛酸钡陶瓷,其特点是依照配方BaTi1-xSnxO3制备而成;其中,x=0~0.2。
一种上述锡钛酸钡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分析纯BaCO3,SnO2,TiO2按照化学计量比BaTi1-xSnxO3称量并且配料,其中,x=0~0.2;
步骤二、将配好的料放入球磨罐中,按氧化锆球:配料:酒精为3:1:1的比例混料球磨,球磨时间为4~8小时;
步骤三、将球磨料烘干后压块,在1100~1200℃温度下预烧1~4小时,取出研碎,再球磨8~12小时,然后过筛;
步骤四、将过筛后的粉料预压成直径为12mm,厚度为1~1.5mm的圆片,然后在200MPa的等静压压力下成型;
步骤五、将成型后的圆片在1300~1400℃下保温2~5小时,烧结成锡钛酸钡陶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锡钛酸钡陶瓷依照配方BaTi1-xSnxO3制备而成。制备方法是依照配方BaTi1-xSnxO3调整锡取代钛酸钡陶瓷的配比,采用固相烧结技术,以碳酸钡、氧化锡和氧化钛为原料,在经过混合球磨、低温预烧和高温烧结过程之后,制备得到具有介电可调性能的锡钛酸钡陶瓷。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锡钛酸钡陶瓷在15kV/cm电场下调谐率最高可达69.1%,显著高于背景技术中的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4制备的锡钛酸钡陶瓷的X射线衍射图谱。
图2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4制备的锡钛酸钡陶瓷在10kHz下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曲线。
图3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4制备的锡钛酸钡陶瓷在10kHz下的调谐率随外加电场的变化关系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0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