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格多涡卷混沌系统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7123.1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17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英杰;李亚;赵耿;魏占祯;曾萍;李兆斌;鞠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英杰;李亚;赵耿;魏占祯;曾萍;李兆斌;鞠磊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 多涡卷 混沌 系统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个混沌发生系统及电路,特别涉及一个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及电路。
背景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初,基于Chua电路归一化状态方程,Suykens和Vandewalle通过增加非线性函数曲线的转折点发现了多涡卷混沌吸引子。低维混沌系统可以通过相空间重构、回归映象和非线性预测等常规破译方法进行破译,而性态复杂的高维多涡卷混沌系统还难以被破译。相比于传统的单涡卷和双涡卷混沌系统,多涡卷混沌系统相轨在更多方向上分离,具有更为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可以抵御常规破译方法,提高混沌保密通信和混沌信息加密的安全性,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扩展多涡卷混沌的应用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向多涡卷,关于多向多涡卷混沌系统的研究较少,并且从实际硬件电路中产生多向多涡卷的混沌吸引子并非易事。本发明用模拟电路实现了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在雷达、保密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及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个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及电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个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其特征是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m为:
其中,控制参数a=0.7,b=1.6,c=4,d=1.5,e=1.5,使用不同的符号函数作为非线性函数,当初始值{x,y,z}={0.02,0.01,0.03}时,系统产生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
(2)根据混沌系统m构造模拟电路系统,由第一通道电路、第二通道电路、第三通道电路和三路符号函数电路组成;第一通道电路由反相加法器U1、积分器U2、反相器U3以及电阻R11、R12、R13、R14和Rx1、Rx2组成;第二通道电路由反相加法器U4、积分器U5、反相器U6以及电阻R21、R22、R23、R24和Ry1、Ry2组成;第三通道电路由反相加法器U7、积分器U8、反相器U9以及电阻R31、R32、R33、R34和Rz1、Rz2、Rz3、Rz4组成;第一路符号函数电路由反相加法器Uf1、反相器Uf2、反相器Uf3以及电阻Rfx、Rfy、Rf1、Rf2和Rf3组成;第二路符号函数电路由反相加法器Uf4、反相器Uf5、反相器Uf6、反相器Uf7以及电阻Rf4、Rf5、Rf6和Rf7组成;第三路符号函数电路由反相加法器Uf8、反相器Uf9、反相器Uf10、反相器Uf11以及电阻Rf8、Rf9、Rf10和Rf11组成。
所述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通道电路的输出信号首先经过反相器U3,然后连接电阻Rfx作用于第一路符号函数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f1,且该输出信号首先经过反相器U3,然后连接电阻Rz2作用于第三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7;第二通道电路的输出信号连接电阻Rx2作用于第一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1,且该输出信号作用于第二路符号函数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f4,且该输出信号首先经过反相器U6,然后连接电阻Rfy作用于第一路符号函数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f1,且该输出信号首先经过反相器U6,然后连接电阻Rz1作用于第三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7;第三通道电路的输出信号首先经过反相器U9,然后连接电阻Rz4作为一路输入信号,且该输出信号连接电阻Ry1作用于第二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4,且该输出信号作用于第三路符号函数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f8;第一路符号函数电路的输出信号连接电阻Rz3作用于第三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7;第二路符号函数电路的输出信号连接电阻Rx1作用于第一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1;第三路符号函数电路的输出信号连接电阻Ry2作用于第一通道电路的反相加法器U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了一个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系统,并用模拟电路进行了实验证明,在雷达、保密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及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2为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计算机模拟结果;
图3为4×2网格多涡卷混沌吸引子的硬件电路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英杰;李亚;赵耿;魏占祯;曾萍;李兆斌;鞠磊,未经马英杰;李亚;赵耿;魏占祯;曾萍;李兆斌;鞠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好氧发酵法制备叶面肥的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