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控制器接插件pin针正位度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7235.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潘丰;凡良玉;李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控制器 插件 pin 正位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尺寸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身控制器接插件pin针正位度自动检测方法,属于产品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实现了车辆的集中控制和系统管理,成为现代汽车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其中车身控制器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方便性,重要性日益突出。车身控制器生产过程中对于接插件上pin针正位度的精确检测是车身控制器质量检测中的重要一环,连接器端子的平面度及正位度等差异较大,会造成短路和断路等严重后果。传统的pin针正位度检测方法依靠人工利用测量器材检测,精度不高且效益低下,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不高。
需检测的车身控制器外观如图3所示,需检测车身控制器上6个接插件(PWR2、COC、MR2、RBA1、PWR1和MR1)的pin针正位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身控制器接插件pin针正位度检测方法。车身控制器共有6个接插件(分别为PWR2、COC、MR2、RBA1、PWR1和MR1)需要进行正位度检测,接插件的分布见图3。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将车身控制器分为A、B、C三个区,由3个相机分区检测:相机1检测车身控制器A区域接插件PWR2,相机2检测B区域接插件COC、MR2,相机3检测C区域接插件RBA1、PWR1和MR1。相机安装方式为:在相机安装的俯视平面图中,水平方向上相机1位于相机2和相机3中间,相机1距离左边相机2为45mm,距离右边相机3为60mm;前后位置上相机1最前,距离相机2为100mm,距离相机3为200mm;相机1与接插件的工作距离为320mm,相机2与接插件的工作距离为226mm,相机3与接插件的工作距离为226mm。3个相机的安装方式如图4和5所示。
Pin针正位度的检测算法为:
1)对采集到的图片进行校准与标定,采用非线性校正模式,校正透视畸变、径向畸变及平面线性畸变;
2)选取图像上的不变特征用于产品粗定位,通过粗定位得到选取特征的坐标和角度并建立其与拟合圆搜索区域的坐标对应关系;
3)在相应的拟合圆搜索区域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接插件两边定位插销圆孔得到圆心a和b,以a和b连线的中点为原点,a和b的连线为y轴,方向向右,x轴垂直于y轴,方向向下,建立检测坐标系O′;
4)对图像进行膨胀处理,结构元素选用3*3大小的方形结构元,结构元的原点设在结构元中心,用于处理pin针因氧化导致的亮斑断裂现象;
5)检测接插件中每个pin针的亮斑图像得到亮斑质心的像素坐标并转换到检测坐标系O′下;
6)计算每个pin针与标准模板坐标的欧氏距离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车身控制器pin针正位度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运动控制单元、伺服电机单元、上位机处理单元以及辅助设备。图像采集单元由3个黑白工业相机、1个百万像素定焦镜头、2个远心镜头、1个红色同轴LED光源、2个红色环形LED光源及图像采集卡构成,百万像素定焦镜头安装在黑白工业相机1上,2个远心镜头分别安装在黑白工业相机2和3上,红色同轴LED光源安装在黑白工业相机1镜头正下方,距离接插件检测面50mm,2个红色环形LED光源分别安装在黑白工业相机2和3镜头正下方,距离接插件检测面65mm;运动控制单元由电机控制器、触摸屏、profibus总线模块以及西门子PLC构成,伺服电机单元由伺服电机、编码器构成,上位机处理单元由工业控制机构成;黑白工业相机通过GIGE以太网通讯连接安装在工业控制机PCI插槽中的图像采集卡,工业控制机和PLC通过西门子OPC通讯连接,PLC、电机控制器和伺服电机通过profibus总线模块连接,编码器安装在伺服电机上,PLC与触摸屏通过RS485通讯连接;辅助设备包括托盘、导轨、支架,导轨安装在支架上,托盘放置在导轨上,伺服电机带动托盘运载被测产品依次通过6个检测位置对6个接插件的pin针正位度进行检测。
与现有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的有益之处是:能实现车身控制器pin针正位度的快速、准确、自动检测。通过西门子OPC通讯联系视觉处理系统与伺服运动系统,便于系统的组态、升级与维护,提高软件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身控制器接插件pin针正位度检测工作流程图。
图2是车身控制器接插件pin针正位度检测装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2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