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牡丹籽油与葵花籽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7427.8 | 申请日: | 2015-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8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国花坊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孟***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牡丹 葵花籽 调和 食用油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油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牡丹籽油与葵花籽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籽油也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远远超过被称为“人类健康之油”橄榄油,亚麻酸含量是橄榄油的200多倍。多项指标也都高于其他油种。又不易氧化沉积在人体血管壁、心脏冠状动脉等部位。正是这些成分使其在医学和营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成为理想的食用油。不夸张地说,牡丹籽油的营养和保健作用是其它食用油无法比拟的。上市的牡丹籽深加工品很少,这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牡丹籽的经济价值。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483795公开的一种猕猴桃果仁油及其提取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所制得精油的质量不高,且工艺复杂,提取时间长,生产成本高,收率低。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牡丹籽油与葵花籽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牡丹籽油与葵花籽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调和油不仅兼具牡丹籽油和葵花籽的营养、保健功能,而且大大提升了牡丹籽油的香味口感。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牡丹籽油与葵花籽油调和食用油的制备方法:
步骤1:将牡丹籽去壳干燥后,形成粒径为20-35目的的牡丹粉备用,将牡丹粉放入锅内进行烘炒,烘炒温度为90-120℃,烘炒时间40-50分钟,将脱皮后的葵花籽放入另一锅内进行烘炒,烘炒温度为100-125℃,烘炒30-40分钟,将烘炒后的牡丹粉和葵花籽按照质量比为3∶1.5混合,将混合物搅拌15-25分钟,停止搅拌,之后将混合物放入密闭离合心机内,在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5-25分钟,密闭离心机内压力控制在0.58Mpa后取出混合物250-400kg装入到萃取釜中,开始萃取,萃取温度为35-55℃,萃取压力为25-28Mpa,萃取时间120-150min,关闭萃取器,检查确保密封严密,使用高压泵将贮存罐中的液态CO2泵入汽化器,气化呈临界流体状态后输入萃取器内,进行萃取,设定萃取器内的压力为10-20Mpa,温度为30-40℃,萃取后的CO2与混合物混合流体输入分离器进行减压分离,分离器中的压力为4-10Mpa,温度为30-40℃,分离后的CO2经液化器液化直接输回20-30℃的贮存罐供下一轮萃取分离循环使用,每一轮萃取分离时间2-8小时,分离后制得初级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毛油,备用;
步骤2:将步骤1制得的初级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毛油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设定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0-2.0Pa,温度为50-70℃,分子蒸馏器内的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初级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毛油,备用;
步骤3:将步骤2制得的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毛油再次加入到分子蒸馏器中,重新设定分子蒸馏器中的真空度为1.0-2.0Pa,温度为50-70℃,分子蒸馏器内的旋转刷膜转速为120r/min,直至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毛油完全被重相收集罐和轻相收集罐收集,在重相收集罐中收集得到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油;
步骤4:将牡丹花瓣洗净后切碎放入研钵中,向研钵中加入质量为百分比浓度为90-95%的乙醇,每克牡丹花瓣对应的乙醇体积为45-50ml,提取上清液,将上清液放入转速为3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10-15min,提取上清液即得到牡丹花瓣提取物;
步骤5:称取牡丹花瓣提取物,并将其加入到牡丹籽油和葵花籽油混合油,搅拌均匀后加入分散机中,在18000r/min条件下分散10-20分钟,静止3-5h,制得混合液备用;
步骤6:将步骤5得到的混合液放入搅拌器中,在转速为1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直至混合液澄清为止,得到调和油,将调和油提纯、脱色、脱臭处理后即得到调和油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国花坊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国花坊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