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饵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7936.0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57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磊;吕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18;A23N17/00;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搅拌器 培养 蓝斑背肛 海兔 饵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饵料的方法,属水产养殖领域。技术核心是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的3种饵料硅藻‑‑舟形藻,聂氏藻,曲壳藻。我的研究和实验表明,磁力搅拌法培养硅藻混合效果好,微藻不沉淀、不附壁,生长速度快,不易污染,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技术稳定,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工艺流程简单,花钱少,微藻产量提高70%。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饵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兔又称海蛞蝓,是海洋腹足类海兔科动物统称,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无盾目、海兔科、海兔螺属。为裸腮类,属浅海生活贝类。它是软体动物家族中一特殊成员,贝壳已经退化为内壳。背面有透明的薄壳皮,壳皮呈白色,有珍珠光泽。海兔是雌雄同体生物,海底栖息,体裸露,雌雄两个生殖孔间有卵精沟相连。海兔分布于世界暖海区域,中国暖海区也有出产,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种可生成植物色素叶绿素的动物。海兔富含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具消炎止痛、抑癌抗瘤功效,是一种难得的保健食品;其卵又称“海粉丝”,更是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具消炎、退热、润肺、滋阴等功效。
海兔虽在我国沿海各省均有分布,但目前还未很好地开发利用,亦未很好地开展人工养殖,基本上还是靠天然生产,因而在市场上基本没有人工养殖海兔产品出售,海粉药源也较缺乏,药材商场、商店也无海粉供应。实际上,海兔除可自然繁殖外,它还可以进行人工养殖。据报道,我国福建厦门渔农养殖海兔已有100多年历史。因此,各地可根据资源情况研究开发利用海兔,并积极开展人工增殖和养殖。
为了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饵料的方法,技术核心是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的3种饵料硅藻--舟形藻,聂氏藻,曲壳藻。磁力搅拌器用来搅拌或加热搅拌同时进行,适用于粘稠度不是很大的液体或者固液混合物。利用磁场和漩涡原理将液体放入容器中后,将搅拌子同时放入液体,当底座产生磁场后,带动搅拌子成圆周循环运动从而达到搅拌液体的目的。我的研究和实验表明,磁力搅拌法培养硅藻混合效果好,微藻不沉淀、不附壁,生长速度快,不易污染,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技术稳定,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工艺流程简单,花钱少,微藻产量提高70%。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磁力搅拌器培养蓝斑背肛海兔饵料的方法,方法如下:
步骤1蓝斑背肛海兔3种饵料硅藻(舟形藻,聂氏藻,曲壳藻)培养液的配制
微藻培养液成分(重量份数比):尿素0.1-0.3份,硝酸铵0.2-0.4份,氯化铵0.1-0.3份,过磷酸钙0.05-0.15份,磷酸二铵0.3-0.5份,草酸铵0.04-0.08份,硫酸钾0.6-0.8份,钼酸钠0.004-0.008份,硼砂0.05-0.09份,硅酸钾0.06-0.12份,柠檬酸铁0.001-0.003份,发酵鸡粪0.7-0.9份,马尿0.2-0.5份,生物素0.004-0.008份,氯化镍0.0008-0.0012份,氯化钴0.005-0.008份,硫酸亚铁0.04-0.06份,盐酸硫胺素0.001-0.002份,麦饭石粉0.2-0.5份,磁化海水1000份。3种饵料硅藻(舟形藻,聂氏藻,曲壳藻)培养液成分配方相同。
步骤23种饵料硅藻(舟形藻,聂氏藻,曲壳藻)的一级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大学,未经临沂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79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肉鹅长骨架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糖基化改性提高卵白蛋白起泡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