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拨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8053.1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4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瑞贤;王广健;李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2 | 分类号: | H04W88/02;H04M1/2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回拨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电提示信息;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由于在接收来电提示信息之后,在来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也即,自动回拨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会执行的操作,从而减少了误触发自动回拨的问题的发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升用户的交流效率,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金钱。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拨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在来电时可以在来电显示界面中显示回拨按钮,在用户触发该回拨按钮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可以挂断该来电并回拨。有时候用户可能会误操作,不小心触发了该按钮,从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用户可能会误操作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回拨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回拨方法,包括;接收来电提示信息;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回拨装置,包括: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来电提示信息。第一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回拨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来电提示信息,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接收来电提示信息之后,在来电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也即,自动回拨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会执行的操作,从而减少了误触发自动回拨的问题的发生,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升用户的交流效率,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金钱。
本公开提供了所述回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进行自动回拨操作,包括:显示回拨按钮;在用户执行所述回拨按钮的情况下,终端自动中断来电并自动回拨。
本公开提供了所述回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模块,包括:显示子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显示回拨按钮;第一执行子模块,被配置为在用户执行所述回拨按钮的情况下,自动中断来电并自动回拨。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用户执行所述回拨按钮的情况下,终端自动中断来电并自动回拨,因此,用户不必额外进行中断来电的操作,而且,用户也可以通过选择不执行该回拨按钮而选择不回拨,操作简单,方便用户使用。
本公开提供了所述回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包括:在时间范围T内,手动挂断电话并回拨电话的次数超过N次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N≧2。
本公开提供了所述回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在时间范围T内,手动挂断电话并回拨电话的次数超过N次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N≧2。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施例符合用户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手动挂断电话并回拨电话的次数超过一定次数的情况下,还会再次进行自动回拨的行为习惯,因此,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本公开提供了所述回拨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在所述来电提示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包括:在连续进行手动挂断电话并回拨电话的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M≧2。
本公开提供了所述回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在连续进行手动挂断电话并回拨电话的次数超过M次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回拨操作,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0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