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8897.6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张家港)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22F3/11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5699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杨舍镇华昌路(沙洲***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压电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3D打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压电喷头中,隔膜上的导体、压电板上的电极以及压电腔体之间通常会存在定位偏差,这会导致压电片的驱动力不能全部作用于隔膜,减少喷液量,影响到控制的精确度。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一顶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入口,所述主体部的底端开设有喷射口,所述腔体的开口处密封有压电致动器,所述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片以及形成于所述压电片上下表面的上电极和下电极,所述下电极和所述主体部的开口之间还设有一隔膜,所述隔膜上设有一导体,所述下电极与所述导体电性导通,所述下电极被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子电极。
优选的,在上述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中,所述压电片为压电陶瓷。
优选的,在上述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中,所述下电极被分割成多个相同的独立的子电极。
优选的,在上述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中,所述导体的形状与所述腔体的截面形状对应。
优选的,在上述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中,所述隔膜为玻璃。
优选的,在上述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中,所述主体部开口的边缘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卡槽,所述隔膜限位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的,在上述的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中,所述下电极和导体之间通过导电粘结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下电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电极组成,子电极通过导电粘结剂与导体连接,因此,下电极的每个子电极都能与隔膜接通,解决了精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图1所示,3D打印用的压电喷头,包括主体部1,该主体部具有一顶端开口的腔体11,主体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液体入口12,主体部的底端开设有喷射口13,腔体的开口处密封有压电致动器2,压电致动器包括压电片21以及形成于压电片上下表面的上电极22和下电极23,下电极和主体部的开口之间还设有一隔膜3,隔膜上设有一导体,下电极与导体电性导通,下电极被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子电极。下电极和导体之间通过导电粘结剂连接。
进一步地,压电片为压电陶瓷。
进一步地,下电极被分割成多个相同的独立的子电极。
进一步地,导体的形状与腔体的截面形状对应。
进一步地,隔膜为玻璃。
进一步地,主体部开口的边缘凹设形成有环形的卡槽,隔膜限位固定于卡槽内。
本发明压电喷头优点在于:
下电极由多个相互独立的子电极组成,子电极通过导电粘结剂与导体连接,因此,下电极的每个子电极都能与隔膜接通,解决了精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张家港)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张家港)智能装备技术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