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播传输方法、信息提取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8923.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1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坚强;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王增鑫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方法 信息 提取 相应 终端 设备 | ||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传输信息组播传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待传输信息的编码序列分离成多个码串,定义每个码串与为其分配的表征索引顺序的相应索引串为编码单元;基于组播数据帧格式构造参考帧;基于组播数据帧格式构造信息帧,使其目的地址域包含所述编码单元的第一部分内容,使其帧长度与所述参考帧的帧长度的差值包含所述编码单元的其余部分内容;传输所述参考帧及信息帧。本发明还依照与该方法相逆原理公开一种组播数据帧信息提取方法。此外,还对应上述两组方法公开了相应的智能控制终端及智能设备的实现方案。本发明利用组播数据帧进行信息传输,无需依赖传输双方先行建立连接,简化通信过程,使设备间通信效果快捷而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编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控制终端及其所采用的待传输信息组播传输方法,还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及其所采用的组播数据帧信息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各种通信接入技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早期基于WiFi而实现的Ad-Hoc技术,实现了WiFi设备之间的点对点的连接,但由于这一技术只能实现单点对单点的通信,而且不具有安全防范技术等,因此虽然便于连接但却很快被WiFi Direct(直连)技术所弱化甚至代替。WiFi直连技术,可以使得任意一台经过WiFi直连认证的设备,既可工作于AP(接入点)模式,又可工作于STA(工作站)模式,其以小组为单元实现两台或多台WiFi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其中有且只有一部WiFi设备用作管理中心,对小组内其余的工作站的连接进行集中管理。WiFi直连技术还可以兼容WiFi协议中的各种加密方式,因此更为安全,而且由于其具有服务发现和基础设备发现等功能,使用便利,接入可靠,相对于其它技术更受欢迎,目前正广泛应用中。借助这些技术,可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互联,而无需依赖于路由器之类的中间设备。
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的较为基础和经典的一个应用场景是,利用WiFiDirect技术用于从一台已经接入互联网或者局域网的智能控制终端例如手机,向另一台与本设备具有共通协议的智能设备传输当前自身已接入的目标网络的登录配置信息,然后,接收该配置信息的智能设备便根据该配置信息而登录目标网络,实现自身的联网接入。由于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多具有轻便可移动无高效人机交互功能等特点,多采用WiFi接入方式,因此这里所称的目标网络,一般指WiFi接入点,也即WiFi AP所构建的局域网(当然也包括以此为基础扩展的更复杂的WiFi网络)。因此,所谓的配置信息,一般也是登录相关AP的身份识别和验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AP的服务集标识(SSID)、密码等。智能设备基于WiFi Direct技术接收配置信息实现自身的接入目标网络之后,便可正常工作。
但是,目前的WiFi Direct技术,只能在智能控制终端与智能设备之间建立了直连之后,才能将所述的配置信息从智能控制终端传输到智能设备,所以基于这一技术实现的直连方案,受限于完成直连的速度,如果直连过程中由于丢包之类的意外发生,往往会导致无法建立有效的连接,从而不能达到将所述的配置信息从智能控制终端传输给智能设备的目的。
有鉴于上述的技术沿革过程,有必要对智能设备的数据传输技术进一步开发,通过技术积累来推动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旨在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智能控制终端及其所采用的待传输信息组播传输方法,以便借助组播数据帧实现免连接传输数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及其所采用的组播数据帧信息提取方法,以便呼应前一目的获得所述的待传输信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待传输信息组播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传输信息的编码序列分离成多个码串,定义每个码串与为其分配的表征索引顺序的相应索引串为编码单元;
基于组播数据帧格式构造参考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89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式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应急救援的探测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