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9086.8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1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飞;刘志伟;王霖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3/00 | 分类号: | G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行 状态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智能手环通过感知手臂有规律的运动,实现计步监测的功能,由于手部和脚部的位置和功能的差异,在计步应用中,手腕的运动并不必然伴随着脚部的动作,因此通过手环所监测到的步行状态只能是粗略的结果,并不能精确地反映出用户的步行状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步行检测的准确性。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方法,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包括:
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可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根据所述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根据所述平均步长和所述初始步长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
根据所述平均抬脚高度和所述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可包括:
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根据所述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实际抬脚高度是否大于所述初始抬脚高度与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的和值;
确定所述实际步长是否小于所述初始步长和所述步长校正量的差值;
如果所述实际抬脚高度大于所述和值并且所述实际步长小于所述差值,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跳跃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为所述跳跃状态时,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跳跃状态的跳跃频率;
根据所述跳跃频率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的跳跃次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在行走时的迈步频率;
根据所述迈步频率、所述初始步长与所述步长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在所述步行状态的行走速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包括:
确定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步长是否超出所述步行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一边界;
确定所述智能手环检测到的实际抬脚高度是否超出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所界定的正常范围的第二边界;
如果所述实际步长超出所述第一边界或者所述实际抬脚高度超出所述第二边界,锁定所述智能脚环;
提示所述智能脚环的使用者重新确定所述步行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步行状态监测装置,应用在智能脚环上,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在步行过程中的实际步长和实际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步长相对于初始步长的步长校正量和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实际抬脚高度相对于初始抬脚高度的抬脚高度校正量;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可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在设定时间段内所走的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每一步的步长和每一步的抬脚高度确定所述设定时间段内的平均步长和平均抬脚高度;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平均步长和所述初始步长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平均抬脚高度和所述初始抬脚高度确定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可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步长校正量和所述抬脚高度校正量分别对应的范围;
第六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确定的所述范围确定所述用户的步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0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静电感应的传感器和传感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球磁场的循环运动计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