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终端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79313.7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鲍协浩;牛坤;姜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终端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将日常应用的软件安装在终端上,例如支付宝、手机银行等软件,为用户带来极大便利。同时,正因为终端上安装有多种涉及隐私的软件,使用户格外注重终端中隐私信息的安全性。
因此,用户往往会为终端设置解锁密码,以避免在终端离开用户视线范围时,获取到用户终端的偷窥者能够开启终端,浏览用户的隐私信息。但是,用户并不能获知在终端离开用户视线范围时,是否有人曾经试图开启终端,若用户终端上没有设置解锁密码,偷窥者也能够通过清除终端内的近期任务,彻底消除偷窥痕迹,使用户无法确定终端离开用户视线范围时,终端是否被偷窥者开启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检测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在锁定状态下接收到解锁操作时,获取本次解锁的上次解锁记录图像,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中包含有上次解锁的操作者的影像;
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与机主预设图像是否一致;
当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与所述机主预设图像不一致时,执行所述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解锁操作是否解锁成功;
当所述解锁操作解锁成功时,执行所述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的步骤。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锁定状态下接收到解锁操作时,拍摄本次解锁时操作者的影像;
将本次解锁时操作者的影像作为本次解锁记录图像。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解锁操作是否解锁成功;
当所述解锁操作未解锁成功时,将本次解锁记录图像设置为下次解锁前的锁屏屏保。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存储所述本次解锁记录图像,并将所述本次解锁记录图像作为下次解锁时的上次解锁记录图像;
将所述本次解锁记录图像设置为不可删除格式。
结合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拍摄区域的朝向可调节;所述拍摄本次解锁时操作者的影像,包括:
获取本次解锁时操作者所在的位置区域;
调整拍摄区域朝向本次解锁的操作者所在的位置区域;
拍摄本次解锁时操作者的影像。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判断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与机主预设图像是否一致,包括:
获取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以及,获取所述机主预设图像中的人脸特征;
判断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中的人脸特征是否与所述机主预设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相匹配;
如果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中的人脸特征与所述机主预设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相匹配,确定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与机主预设图像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包括:
在显示屏上的预设区域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所述预设区域的面积小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次解锁记录图像获取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获取单元,用于当在锁定状态下接收到解锁操作时,获取本次解锁的上次解锁记录图像,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中包含有上次解锁的操作者的影像;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图像判断单元;其中,
所述图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与机主预设图像是否一致;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与所述机主预设图像不一致时,执行所述显示所述上次解锁记录图像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