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缆式光纤振动报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9324.5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3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伟;周莹;赵海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G08B13/1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杜国庆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缆式 光纤 振动 报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缆式光纤振动报警系统,是基于波分复用技术和光纤干涉原理实现的一缆式光纤振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进行报警已被广泛的使用,多数都是对温度的测量报警,对于利用光纤震动报警还很少使用,公开号CN102682542A公开了一种“即插即用式光缆振动探测报警装置”该技术振动使光纤变形造成的光路信号变化实现探测报警,但该项技术是一种单路报警,但当需要多路大范围或者多点时需要多套系统,布局麻烦,相对成本也要高,特别是对于远距离的探测报警不能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缆式光纤振动报警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小对通讯光缆资源的消耗,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特别的是,对于监控范围较大(几公里以上)、防区数量较多的应用时,其占用通讯光缆少的优势会更加的突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是:一缆式光纤振动报警系统,包括感应光纤和光电处理单元,感应光纤是设置在被监视现场作为振动监测的光纤,一个光源将光送入感应光纤,光电处理单元接收感应光纤受到振动干扰的干涉光,对干涉光进行分析实现报警,有多个被监视现场,在多个被监视现场分别设置有感应光纤,在所述多个被监视现场分别设置有一个光干涉模块,所述多个被监视现场的光干涉模块分别通过一根三芯光纤缆串接在一起,所述干涉模块包括有分波器、合波器、反射镜和光模块,所述三芯光纤的第一根光纤将多个所述干涉模块中分波器的输入和一路输出串连在一起后连接至光源,所述三芯光纤的第二根光纤将多个所述干涉模块中合波器的一路输入和输出串连在一起后连接至光电处理单元,所述干涉模块中分波器另一路输出连接干涉模块中光模块的光输入口,所述干涉模块中合波器的另一路输入与光模块的反馈光输出口连接,所述三芯光纤的第三根光纤一端连接两个相邻干涉模块的前干涉模块光模块的光输出口,第三根光纤另一端与所述感应光纤连接,并经所述感应光纤连接两个相邻干涉模块的后干涉模块的反射镜。
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光模块包括两个至少是2×2的光耦合器,分别为第一光耦合器和第二光耦合器,第一光耦合器设置有所述光输入口和所述反馈光输出口,第二光耦合器设置有所述光输出口,在所述第一光耦合器与所述光输入口相对应的输出口和第二光耦合器与所述光输出口相对应的输入之间连接有一个延时光纤,所述第一光耦合器与所述反馈光输出口相对应的输入口直接连接第二光耦合器与所述光输出口相耦合的一路输出。
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延时光纤的长度是500米至2000米。
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光耦合器采用3×3耦合分光器,分光比为1:1:1。
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反射镜是旋转反射镜。
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光源选用中心波长1550nm、-3dB工作谱宽37nm的宽光谱ASE光源。
方案进一步包括:所述光电处理单元包括合光分波器、光电转换电路和信号分析处理服务器,合光分波器接收串联的光干涉模块合波器信号,将合波器信号分解为每一路光干涉模块的信号分别连接至光电转换电路,光电转换电路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连接至信号分析处理服务器。
本发明光纤振动报警系统应用于安防领域,相对于其他基于光纤干涉原理的光纤振动报警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小对通讯光缆资源的消耗,降低施工难度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特别的是,对于监控范围较大(几公里以上)、防区数量较多的应用时,其占用通讯光缆少的优势会更加的突出。本发明以光缆作为感应部件,无论串接多少的防区,都只需要3芯光缆,通过其对运动、压力、和振动的快速感应可以对诸如攀爬、剪切、行走等行为进行监测。同时,结合先进的智能数字监控系统,可对防范区域周界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控,为安全保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系统框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模块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电处理单元电路框图;
图4为本发明光干涉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