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舵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79902.5 | 申请日: | 201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15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威;乔军;詹美标;黄守萍;李禹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景威;乔军 |
主分类号: | B63H25/38 | 分类号: | B63H25/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高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舵。
背景技术
小型船舶或者微型无人船的船舵内一般都设置有电机及变频器。电机及变频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很高的热量,现在的船舵内一般都设置有专用水冷管道,通过水泵将该水吸入专用水冷管道内,以对电机及变频器进行散热,这样不仅增加了船舵的生产成本及设计难度,还会增加船舵的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船舵,旨在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及设计难度,还能降低功率消耗。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船舵,其包括一个密封的舵机舱、一个转向舵机、一个密封的水刀舵、一个吊舱、一个变频驱动器、一个连接组件、一个电机及一个螺旋桨。该转向舵机容置在该舵机舱内。该水刀舵及该吊舱均位于水下,且由导热材料制成。该变频驱动器容置在该水刀舵内,且与该水刀舵热耦合。该连接组件包括一个水刀舵连杆。该水刀舵连杆的一端伸入该舵机舱内以与该转向舵机连接,另一端伸入该水刀舵内,且与该变频驱动器连接。该吊舱与该水刀舵固定连接。该电机容置在该吊舱内,且与该吊舱热耦合。该电机通过一个轴套与位于该吊舱外部的该螺旋桨固定连接,并驱动该螺旋桨旋转;其中,该连接组件还包括容置在该舵机舱内的一个拉杆套件、一个舵机摇臂及一个水刀舵摇臂;该转向舵机通过该舵机摇臂与该拉杆套件连接;该水刀舵连杆通过该水刀舵摇臂与该拉杆套件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该水刀舵及该吊舱都位于水下,该变频器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该水刀舵的外壳传到水中,该电机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该吊舱的外壳传到水中,因此不需要额外增加水冷系统对该变频驱动器及该电机进行冷却,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设计难度,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船舵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船舵去掉保护罩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船舵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船舵100,其安装在一个船舶的船体(未图示)上,用于控制该船体的转向。该船舵100包括一个密封的舵机舱10、一个转向舵机20、一个密封的水刀舵30、一个变频驱动器40、一个连接组件50、一个吊舱60、一个电机70、一个螺旋桨80、一个导流管90、一个保护罩91。
该舵机舱10与该船体固定连接。该舵机舱10大致呈“L”型,其包括一个容置臂11及一个舵机臂12。该容置臂11与该舵机臂12相互垂直。该转向舵机20容置在该容置臂11内,且与该容置臂11热耦合。在本实施例中,该转向舵机20与该容置臂11的内壁直接接触。
该水刀舵30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位于水下。该变频驱动器40容置在该水刀舵30内,且与该水刀舵30热耦合。在本实施例中,该变频驱动器40与该水刀舵30的内壁直接接触。
该连接组件50包括一个拉杆套件51、一个舵机摇臂52、一个水刀舵摇臂54及一个水刀舵连杆55。该拉杆套件51容置在该舵机臂12内。该转向舵机20通过该舵机摇臂52与该拉杆套件51连接。该水刀舵连杆55的一端伸入该舵机舱10内,并通过该水刀舵摇臂54以与该拉杆套件51连接;另一端伸入该水刀舵30内,且与该变频驱动器40固定连接。也就是说,该水刀舵连杆55的该一端依次通过该水刀舵摇臂54、该拉杆套件51及该舵机摇臂52,以与该转向舵机20连接。该水刀舵连杆55的两端均套设一个密封套550,以保证该舵机舱10及该水刀舵30的密封性。在本实施例中,该拉杆套件51为两根万向节拉杆。
该吊舱60由导热材料制成,且位于水下。该吊舱60与该水刀舵30固定连接,且包括一个密封的电机舱61、一个前整流罩62及一个后整流罩63。该前整流罩62及该后整流罩63分别固定在该电机舱61的相对两端。该前整流罩62的作用是整流,让水流更加顺畅。在本实施例中,该前整流罩62及该后整流罩63均大致呈圆锥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景威;乔军,未经胡景威;乔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799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航空喷头
- 下一篇:操控台显示骨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