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方法及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0864.5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8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峰;陈志宏;曾繁建;黄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东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7/26 | 分类号: | G01R27/2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探测 不同 深度 介质 方法 电路 | ||
1.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01:提供一传感器,该传感器由一组PCB铜箔构成,即由一大片铜箔和两小片铜箔构成,其中,大片铜箔作为大极板,小片铜箔作为小极板;
S02:提供一可随着探测深度的变化而能够改变探测频率的深度探测信号Ftest,施加至所述步骤S01中传感器的大、小极板上,使得大、小极板形成电磁场;
S03:提供一作用于大极板的自校准信号Fcal,以调整大、小极板的相位差,从而提高探测灵敏度;
S04:对经深度探测信号Ftest驱动后的大、小极板输出的信号进行整形及相位比较,并对相位比较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判断当前探测深度下的介质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极板分别连接有第一、第二电阻,以形成第一、第二RC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校准信号Fcal作用于大极板前还需经过一二阶RC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校准信号Fcal为由一PWM校准电路产生的频率固定占空比变化的PWM信号,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即可改变大、小极板的相位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中对相位比较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后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是通过MCU或者模拟比较器对该信号进行处理。
6.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CU、传感器、电位器、第一至第三电阻、信号整形及相位比较电路、滤波电路、第一至第二二阶RC滤波电路;
所述传感器由一组PCB铜箔构成,即由一大片铜箔和两小片铜箔构成,其中,大片铜箔作为大极板,小片铜箔作为小极板;所述传感器的大、小极板分别与第一、第二电阻构成第一、第二RC电路;
所述MCU输出一可随着探测深度的变化而能够改变探测频率的深度探测信号Ftest,深度探测信号Ftest经所述电位器至所述第一、第二RC电路的输入端;所述MCU还输出一用于调整所述大、小极板相位差的自校准信号Fcal,并经第一二阶RC滤波电路、第三电阻至大极板;
所述第一、第二RC电路产生的RC信号经所述信号整形及相位比较电路、滤波电路反馈至所述MCU,经MCU处理后,判断当前探测深度下的介质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整形及相位比较电路包括第一、第二与非门,所述第一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大极板连接,第一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与非门的输出端连接,并作为所述信号整形及相位比较电路的输出端,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小极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为第三与非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探测不同深度介质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校准信号Fcal为由MCU产生的频率固定占空比变化的PWM信号,通过改变PWM信号的占空比即可改变大、小极板的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东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东方智能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08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