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及苗的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1374.7 | 申请日: | 2015-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4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宏元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58 | 代理人: | 李波,武媛 |
地址: | 665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及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及苗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及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日本以及缅甸北部。花美适合观赏之用,其球茎晒干后的名称为白及,属于中草药,有广泛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其它亦有当作糊料之用途。一般品种的花色呈紫红色,所以别称紫兰;另有一个变种的花为白色,称为白花白及。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
白及栽培的成功率与白及苗移栽过程中的成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是现有技术对白及苗移栽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研究较少,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白及苗成活率很低,严重降低了白及产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新的白及苗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及苗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栽培地选择步骤:选择疏松透气,土壤含水量30-35%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作为栽培地;
栽培地整理步骤:在所述栽培地中,按1.2-1.4m宽起垄,在垄上施加有机肥,然后在垄上开挖种植沟,沟深8-12cm,沟距22-25cm;
栽培地处理步骤:对整理后的栽培地进行浇水、消毒和杀虫处理;
白及苗移栽步骤:按照20-25cm的间距,将白及苗置于种植沟内,用土将白及苗的根部完全覆盖,并盖住种球的2/3。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还进一步包括田间管理步骤:移栽白及苗后,保持栽培地湿润土壤达到3cm。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述田间管理步骤进一步包括:移栽白及苗后,每月进行一次追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还进一步包括病害管理步骤:每隔15天,对白及苗喷施甲基托布津或代森锰锌。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还进一步包括虫害管理步骤:通过毒饵对害虫进行诱杀,或者对白及苗根部喷施杀虫剂。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在所述栽培地整理步骤中,在所述栽培地四周挖有75-85cm宽,55-65cm深的大沟;以及,在所述栽培地内每间隔7.8-7.9m挖有65-75cm宽,35-45cm深的中沟。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在所述栽培地处理步骤中,采用高锰酸钾稀释液对栽培地进行消毒,采用多菌灵、氯氰菊酯或辛硫磷稀释液对栽培地进行杀虫。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当白及苗有新芽出土,叶片未展开时,按照10kg/亩的施加量施加氮磷钾含量分别为25%、10%、10%的肥料;当白及苗高30cm时,按照15kg/亩的施加量施加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7%、17%、17%的肥料;当白及苗叶片长老不再有变化时,按照100kg/亩的施加量施加过磷酸钙与菜籽饼的混合物;当叶片变老叶尖开始变黄时,按照1500-2000kg/亩的施加量施加腐熟的土杂肥。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述毒饵由0.5kg的90%的晶体敌百虫、2.5-5kg的水以及50kg的蔬菜叶或鲜草混合制成。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栽培方法,所述杀虫剂为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的800倍稀释液或者为50%辛硫磷乳油的1000倍稀释液。
本发明所述的白及苗栽培方法能够提高白及苗的成活率,从而提升白及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及苗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栽培地选择步骤:选择疏松透气,土壤含水量30-35%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作为栽培地;
栽培地整理步骤:在所述栽培地中,按1.2-1.4m宽起垄,在垄上施加有机肥,然后在垄上开挖种植沟,沟深8-12cm,沟距22-25cm;
栽培地处理步骤:对整理后的栽培地进行浇水、消毒和杀虫处理;
白及苗移栽步骤:按照20-25cm的间距,将白及苗置于种植沟内,用土将白及苗的根部完全覆盖,并盖住种球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普洱良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1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