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81966.9 | 申请日: | 2015-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95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测试 方法 装置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中可以安装各种应用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娱乐带来便利。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应用的启动时长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操作体验,因此,在应用发布之前,需要对应用的启动时长进行测试,在应用的启动时长测试中通常可以通过查看启动日志确定应用的启动时长,然后根据多次查看获得的启动时长的平均值确定应用的启动性能。然而,测试过程中应用的启动日志仅仅记录了应用每次启动的启动时长,而没有考虑每次启动时的外部环境对启动时长的影响,从而导致多次获得的启动时长不能准确全面的反映应用的启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能够更加准确全面的确定应用的启动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包括:
针对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行场景中的每个运行场景,在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待测试应用;
获取在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
对应记录所述运行场景以及在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调用应用启动时长测试分析算法,根据对应记录的所述运行场景以及在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输出所述多个运行场景的启动时长趋势图。
其中,所述多个运行场景包括终端响应主界面指令后、终端重新启动后以及终端运行过程中响应后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其中:
在终端响应主界面指令后启动待测试应用,包括:
通过调用第一测试函数testHome()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
在终端重新启动后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包括:
通过调用第二测试函数testReboot()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
在终端运行过程中响应后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包括:
通过调用第三测试函数testBack()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另一种应用测试方法,包括:
针对预先设定的多组配置参数信息中的每组配置参数信息,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待测试应用;
获取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
对应记录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以及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调用应用启动时长测试分析算法,根据对应记录的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以及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输出不同配置参数信息的启动时长趋势图。
其中,所述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待测试应用,包括:
针对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行场景中的每个运行场景,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以及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待测试应用;
所述获取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运行场景中每个运行场景,获取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以及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
根据所述多个运行场景中每个运行场景的预设启动时长权重,确定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所述预设启动时长权重为预先设定的确定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时,每个运行场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的比例系数。
其中,所述针对预先设定的多个运行场景中的每个运行场景,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以及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待测试应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所述多个运行场景中每个运行场景,对应记录所述配置参数信息、所述运行场景以及在所述配置参数信息以及所述运行场景下启动完成所述待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长。
其中,所述多个运行场景包括终端响应主界面指令后、终端重新启动后以及终端运行过程中响应后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其中:
在终端响应主界面指令后启动待测试应用,包括:
通过调用第一测试函数testHome()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
在终端重新启动后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包括:
通过调用第二测试函数testReboot()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
在终端运行过程中响应后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包括:
通过调用第三测试函数testBack()启动所述待测试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1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辊压机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
- 下一篇:虚拟化软件构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