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82174.3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1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田;宋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12;C04B18/14;C04B1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水泥 钢渣 矿渣 粉煤 制备 复合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钢铁、能源、有色、矿山等行业每年会产生大量的钢渣、矿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弃物,大量的工业废弃物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弃置堆积的工业废弃物污染环境,并且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何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键。
水泥混凝土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有着吸纳量大、适应性强的巨大优势,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如钢渣微粉、磨细矿渣粉、粉煤灰等,可节约水泥用量,缓解我国的资源危机,并可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与传统水泥混凝土相比,将钢渣微粉、磨细矿渣粉、粉煤灰粉磨到一定细度,取代部分水泥,能明显改善硬化水泥混凝土的微观结构,降低其孔隙率,同时可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延长水泥的硬化时间,降低硬化水泥混凝土的产生裂缝的几率,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和耐久性,并可大幅延长水泥混凝土的服务年限,具有较高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还没有将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一同配合,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为了进一步拓展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节约国家资源,克服现有水泥某些方面的性能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制备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由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复合而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水泥60%~80%,钢渣微粉5%~20%,矿渣微粉5%~20%,粉煤灰5%~20%,以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2)所述的水泥标号为42.5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3)所述的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分别控制在400~600m2/kg;
(4)将步骤(2)中的水泥与步骤(3)中的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按步骤(1)中的配比经混合机机械搅拌,制备成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
(5)按GB1346-2011-T的方法测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按GBT2419-2005的方法测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胶砂流动度;按GBT17671-1999的方法测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胶砂强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制备工艺简单,能显著增大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的利用率,减少工业废弃物的堆积,减少环境污染;
(2)改善了复合胶凝材料的物理性能,降低了水化热,并且其28d强度仍能满足相应水泥标号的强度等级的要求;
(3)水泥水化生成的Ca(OH)2以及钢渣微粉中的f-CaO能激发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中的玻璃体,使玻璃体发生解离,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进一步增大水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4)将该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用于混凝土工程中,能使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较优的耐久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由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复合而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水泥65%,钢渣微粉5%,矿渣微粉15%,粉煤灰15%;
(2)将P·O42.5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按步骤(1)中的配比经混合机机械搅拌,制备成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
(3)按GB1346-2011-T的方法测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按GBT2419-2005的方法测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胶砂流动度;按GBT17671-1999的方法测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的胶砂强度;
(4)其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1)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由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复合而成,各组分质量百分比:水泥70%,钢渣微粉10%,矿渣微粉10%,粉煤灰10%;
(2)将P·O42.5水泥、钢渣微粉、矿渣微粉、粉煤灰,按步骤(1)中的配比经混合机机械搅拌,制备成水泥基复合胶凝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821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